第8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玉茗下了馬車,一路遠遠跟著李瑁來到大雁塔前,見他站在青煙嫋嫋的香爐前燃上三炷香,拜了一拜,卻站在那裡不知在想著什麼。她躲在一棵樹後,想要走近幾步,卻終是猶豫著沒有動。
就算她少不經事,又稍帶了些任性,卻也明白,這人已與自己已無可能,懵懂中下意識的阻止自己向他走去。她咬著嘴唇這般看著,直到那身影轉身拾階而下,才從樹後走了出來,望著那人遠走越遠,再也看不見。
庭之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看著妹妹這番舉動,輕聲嘆了口氣,勸道:“茗兒,那人與你無緣,還是早些忘了吧。”
玉茗低下頭,頭一次感到那種求而不得的無力感,她輕聲問:“哥哥,這世上,還會有比他更好的男子嗎?”
庭之輕輕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寬慰道:“天下好男兒又何止一個壽王?你還小,早晚會遇到更好的。”
玉茗聽了,心裡卻沒有一絲安慰,就算別人再好,也不會是那個被她唸了這麼多年的男子了。她垂頭喪氣的走上臺階,看著香爐中插了滿滿的焚香,分不出哪三支是他碰過的,就好似他這個人一般,融入人海中,便再也找不到。
繞過香爐,她來到大雁塔前,這裡存放著玄奘和尚從天竺國取回的梵文經,以及千顆舍利。此時數名善男信女虔誠繞塔而行,一邊默唸佛經。
玉茗不知如何禮佛,她看著那些人,喃喃問道:“這些人為何要繞塔而行?”
庭之看著那些人,說道:“聽說繞佛塔行走一週,可以獲得二十五劫不墮惡道,得到無盡的福報,想必這些人是來消災祈福的。”
玉茗此刻突然萌生了許願之念,她走到塔底,抬頭看了眼那高大威嚴的佛塔,一邊默唸什麼,一邊雙手合十慢慢繞塔而行。庭之沒想到妹妹竟然做出這般舉動,他看著那個未長成的稚嫩小臉上難得出現了肅穆之色,這才明白李瑁在她心中竟然如此重要,卻也不知該如何勸慰,只能遠遠的看著。
此時,不遠處的大雄寶殿外站著兩人,也在看著這一幕。其中一位身穿僧衣的老者沉聲說:“縱橫幾十年,見多了紅塵俗事,虢國公為何對這少女如此在意?”
站在他身邊的,正是楊思勖,他沒有回答,眼中仍看著那繞塔的嬌小身影,突然問道:“請問大師如何解緣分二字?”
那老僧唸了聲佛號,仍是不緊不慢的答道:“阿彌陀佛,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所謂因果相報,因即因緣。因善而起,則為善因,得善果;因惡而生,則為惡因,得惡果。”
楊思勖聽罷點點頭:“我本是無根之人,無兒無女,了無牽掛,沒想到到了這個年紀,竟然會與這女娃娃有了些緣分,只是不知,這緣是善是惡。”
老僧說:“虢國公雖曾開殺戒,卻並非大惡之人,雖說無牽無掛,卻也少了人情,或許,這少女出現,便是佛祖安排來助你修行,只需循心而為,上天自有安排。”
楊思勖微微點了點頭,只是,他沒有想到,老僧的話竟然一語成讖,自己有一天竟然真的會改變這個女娃娃的命運。
同年十二月,玄宗冊楊玉環為壽王瑁王妃,冊韋瑤兒為忠王亨王妃。
因忠王為兄,韋瑤兒出嫁在先。那一天,杜曲內外皆是一片喜慶之色,玉茗在屋內陪著新娘子,看著那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鳳冠霞帔一身紅衣,連一張臉都顯得更加明豔照人,心中憧憬著,不知自己將來出嫁那一天,是否也是如此。
待新婦頂上紅蓋頭被迎出府,她在後面緊緊跟隨,想到的卻是,不久之後,那個人也要這般迎娶楊玉環入府,一時間心頭百感交集,分不出是何感受。
待到壽王娶妃那一日,她早早的便出了城,藉著出遊的名義躲開了那場浩大的婚禮。庭之坐在車中,看著無精打採的妹妹,笑著說:“你硬拽了我來出遊,現在卻又這般這般百無聊賴,早知如此,我便去看那壽王娶妻了。”
他故意點出這件事,便是想讓妹妹明白,該是放下那人的時候了。玉茗撥弄著裙上的瓔珞,繃著一張小臉說:“壽王娶妻有甚好看,不過是氣派些罷了。”
庭之見她又耍起了性子,便轉了個話頭說:“說到氣派,七月鹹宜公主嫁給那楊洄,倒是真的耍了一回威風。”
“哦?此話怎講?”
“你可知那楊洄是何人?”庭之故意賣起了關子。
“我怎會知道?”玉茗見他不說,撅起嘴說:“哥哥再不說,我便不聽了。”
“好好,我說我說。”庭之笑著說:“他乃是韋後之女長寧公主的兒子,算來跟我們韋家也算沾了些姻親。”
“莫不是那位被聖人貶斥的長寧公主?”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