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朋友一生一起禿(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45章 朋友一生一起禿
太陽初升, 圓溜溜、黃澄澄,像個剛醃好的鹹蛋黃,饞得沒吃早飯的人肚子咕嚕嚕響。
袁總就是那個肚子咕嚕嚕響的人, 不過比起吃飯,他更想知道杜若若什麼時候能忙完,抽出時間跟他聊一聊獨家秘製生發水的事情。
昨晚用了那瓶贈品秘製生發水, 袁總頭皮發癢, 摸了才發現原本滑得蒼蠅趴上去都會打滑的大光頭突然變得有了一層非常微弱的摩擦力。
他心頭一突, 雖然不相信杜若若的秘製生發水真的有用, 就算真的有用,也絕對不可能這麼快起作用才對。
但是……萬一呢?
抱著比風中殘燭還飄渺不定的微弱希望,袁總決定遵從內心的期盼, 爬起來想照照鏡子。
這整棟屋子裡也只有秦老師住的屋子裡有一面小鏡子, 村民們知道即將來的老師是位女老師,可能需要梳頭發照鏡子特意準備的,其他房間都沒有,簡陋的浴室裡也沒有, 袁總這間臨時佈置的屋子當然更不會有。
不敢去打擾睡覺的秦老師,袁總只能開啟手機自拍攝像頭自拍光頭, 試圖找出頭皮摩擦力突然增加的真相。
不過研究了一個多小時, 手機螢幕上的大光頭依舊是那個大光頭, 除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的一點——反光好像弱了那麼一丟丟, 其他看上去並沒有任何區別。
可是摸上去的手感確實一點沒有錯, 的的確確有久違的微弱摩擦感, 似乎常年光禿禿的頭皮上正在萌發出一層嶄新的發茬。
哪怕萬山村的床單被褥柔軟舒適, 比家裡花高價買的名牌床單都要舒坦, 袁總也還是翻來覆去的失眠了一整夜。
終於熬到天亮, 袁總趕緊起床跑去敲響秦老師的門,也不說借鏡子了,直接讓老師幫他看看是不是長頭發了。
秦老師戴上老花鏡,看了許久,得出結論——之前光滑到反光的頭皮上出現了一些彷彿是毛囊的點點,很稀疏,很小,如果不是在光線底下仔細看,幾乎發現不了。
袁總又驚又喜,想不到這秘製生發水居然真的有效果。
昨天杜若若給的贈品試用裝是真的試用裝,原本用來裝青梅酒的竹筒就不怎麼大,裡面的生發水還沒有裝滿,袁總用了一次,裡面醬油色的生發水直接少了大半,剩下的大概勉強可以再洗一次頭。
對想要恢複過去“頭發濃密的帥哥”形象的袁總來說,當然是不夠的。
杜若若昨天說過之後會在店裡上架這款秘製生發水,可是去店裡下單等快遞,哪裡有當場去找老闆現場買更快到手。
昨天參觀村子的時候,杜若若遠遠指了一下自家的屋子,說那是她家的房子,有什麼事可以去那裡找她。
長頭發心切的袁總直奔杜若若家。
杜若若現在很忙,她正在和大家說百水村想合作的事情。
季衡拍攝剪輯的影片投放進各大短影片網站後,效果非常好,十萬大山的風景征服了許許多多常年被禁錮在鋼鐵叢林裡的人類,萬山村各種土特産的生長、採集、生産讓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在加上杜若若時不時的直播和之前的熱搜事件和遊戲主播小劉的“帶貨”打下的基礎,萬山網店的生意逐漸步上正軌。
訂單供不應求,萬山村的村民們這些天除了必要的事情,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忙著完成訂單,釀酒的釀酒,摘果子的摘果子,織布的織布,割草的割草,薅毛的薅毛……
昨天為了歡迎秦老師的到來才難得丟開手中的活,忙裡偷閑地辦了個歡迎宴,今天大家又要開始忙活起來。
所以開會這件事就定在一大清早,大家都捧著飯碗吃早飯的時間。
對於和百水村合作,整個萬山村的意見還是比較統一的——合作賺錢可以,但不想讓百水村的水産們的東西和他們萬山村出産的土特産出現在同一家店裡,網店也不行。
等碗裡的早飯吃完,討論結果也出來了——百水村的東西不放在萬山網店賣,杜若若可以帶著百水村的産品一起直播宣傳,讓百水村自己開個店,萬山網店不上架百水村的東西,只幫著宣傳。
當然,鑒於兩個村子之間的關系,這種幫助肯定不會是免費的,作為代價,百水村要麼直接給錢,要麼讓萬山村從百水村售出每件物品的收入中抽成。
如果百水村不同意,那就取消合作。
商量完這件事,村集體會議暫時告一段落。
虎叔帶著幾個村民去採摘花菇;熊叔和熊嬸回去照看養的蜜蜂,最近蜂蜜銷量不錯,得給小蜜蜂們再換一處花田採蜜;蛛嬸拉著夢叔去薅毛,其他村民也去各自幹各自的活兒。
杜若若也要開始今天的工作了,她得聯系河華,告知對方萬山村的決定,還要準備直播,昨天趕著去鎮上接秦老師,直播的時間很短,今天要多直播一些內容,補上一部分直播時間。
她和晉江直播平臺簽的合同待遇很好,不過也規定了一個月總共需要直播的時長,滿足不了時長,福利待遇可是會下降的。
還有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袁總的到來提前暴露了“萬山療養基地”專案的一大缺點——目前唯一一間翻修好的屋子給秦老師住了,沒有合適的住處供其他來療養的客人住下。
袁總看在秦老師的份上,可以將就著住在沒有翻修的舊屋子裡,以後來療養的客人可不會願意將就。
村裡的房屋翻新已經全部結束,泥瓦匠們今天就該各回各家了,收獲的季節各個村子都很忙,現在臨時再去找人建屋子是找不到的。
杜若若要去和泥瓦匠們約好,等收獲完家裡種的東西,他們要再帶著一些可以打零工的人回來萬山村,加蓋幾間屋子。
建屋子的材料村裡會準備好,竹屋、木屋這種很有本地特色的屋子都要建。
雖說是療養基地專案,但第一批屋子杜若若沒打算建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