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聖旨(第1/3頁)
章節報錯
接聖旨
東宮。
太子憤然落座,眉宇間怒氣沖沖,疾言厲色地問:“姜閣老,陸安到底在幹什麼?他不是在城外駐守嗎?為何城中的摺子竟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京師了?還有,為什麼藍梓炎如今生龍活虎,好似從未染病一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言罷,他怒不可遏地拍打著桌案,震得茶盞乒乓作響。
姜閣老被這一連串的質問嚇得滿頭大汗,心中也是疑惑重重,暗自嘀咕陸安究竟在搞什麼名堂。他強作鎮定,回稟道:“殿下息怒,藍梓炎此人心機深沉,狡猾如狐,恐怕陸安是被他給耍了。”
太子聞言,更是怒不可遏,衣袖一揮,桌上的筆墨紙硯瞬間散落一地,姜閣老與幾位大臣連忙跪倒在地,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藍梓炎那廝,本就在追查邊境餉銀之事,一心想要揭開他師父的死因。若讓他再回北地,或是讓他查出個什麼蛛絲馬跡,咱們這些人,誰都逃不了。”太子咬牙切齒地說道。
柳大人也忍不住插嘴,道:“還有那個姓孫的,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的,沒想到竟敢揹著姜閣老私自扣下奏摺,簡直是不把殿下您放在眼裡,太過放肆了!”
太子冷笑道:“這孫閣老,平日裡看著是個悶葫蘆,沒想到竟是老三的人,老三的舅舅又是藍梓炎的師父。姜閣老,閣部難道要出現兩馬並駕齊驅之勢了嗎?”
姜閣老聞言,心頭一緊,連忙低下頭去,斬釘截鐵地說道:“殿下放心,臣定不會讓此事發生,閣部絕不會有二心。”
太子起身,道:“但願如此。”言罷,他拂袖而去,留下姜閣老與一眾大臣跪在地上,心中惴惴不安。
寧夏鎮終得安寧,恢複了以往的熱鬧。百姓們經過戰亂又經歷瘟疫和死亡,而活著的人,劫後重生,恍如隔世,皆感生命之脆弱與寶貴。整個一個新元,對於寧夏鎮來說,度日如年,著實是在痛苦和驚慌中度過的。
而今雲開霧散,一切都已過去,大家仍要重拾過往,繼續向前生活。
藍梓炎正陪姜婉妤在院子裡散步,藍恩匆匆跑進來,道:“將軍、夫人,陸巡撫帶著聖旨前來,請府內眾人於府外和百姓一起接旨。”
姜婉妤感嘆一句,“聖旨來得倒快。”
眾人齊聚府前,跪拜迎接。陸巡撫展開聖旨,聲音洪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來天道有常,君以民存。今見寧夏鎮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又遭瘟疫肆虐,朕心甚憂,日夜難安。所幸,上蒼垂憐,祖宗保佑,著使百姓沉痾頓愈,平複如故。故而,為彰朕恤民之意,自即日起,免除寧夏鎮全體百姓兩年賦稅,盼爾恢複生計,勤勉耕種。欽此。”
百姓們聞訊,歡呼雀躍,感激涕零:“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只要免稅賦了,百姓自然是高興的。聽到百姓熱鬧的開心聲,姜婉妤和梓炎也為百姓百姓高興,雖然只有兩年,但是也大大緩解了百姓的壓力。
陸巡撫輕咳一聲,壓下喧囂,又取出一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醫者仁心,功在千秋。寧夏鎮瘟疫肆虐之時,幸有原太醫院院正蕭太醫,不辭勞苦,心繫蒼生,以高超醫術,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朕心甚感欣慰。故,賜其黃金千兩,並禦筆親書匾額一塊,以表彰其醫術之精湛,醫德之高尚。望天下醫者,皆以蕭太醫為榜樣,懸壺濟世,造福蒼生。欽此。”
蕭太醫道:“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陸巡撫道:“都起來吧。”眾人起身,百姓們議論紛紛,興高采烈地散去。
藍梓炎招呼陸巡撫,“大人,裡面請,喝杯茶水。”
陸巡撫沒好氣道,“不了,本官還需回府處理公務。”他都要氣死了,沒想到,他堂堂巡撫,竟然被這幾個人給耍了,姜閣老的斥責之語言猶在耳,他都擔心自己的晉升之路是不是徹底斷了。
姜婉妤笑道:“大人別急啊,茶水而已,又沒有毒。”言語間帶著幾分調侃。
陸巡撫有些心虛地避開姜婉妤的目光,強顏歡笑道:“夫人說笑了。”
隨後,陸巡撫轉向藍梓炎:“藍將軍,皇上口諭,待你這邊一切安頓妥當,務必盡快回朝。”藍梓炎點頭稱是,然後目送陸巡撫離去。
轉身對蕭太醫笑道:“蕭太醫,恭喜啊!禦賜親筆匾額,此等榮耀,世間少有。”
蕭太醫看著藍梓炎,又有些心虛地看向姜婉妤,拱手道,“慚愧,慚愧。”
藍梓炎不明就裡,而姜婉妤卻心知肚明。她笑著扶起蕭太醫,蕭太醫低聲說道:“我這是白白撿個大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