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郊外。

千卷書籍整齊疊放於架子,端硯初研磨,依稀墨汁,徽州文軒筆輕懸,巫紋劍鞘包裹之劍身立於左右。

一襲褐色馬褂長衫,面容寬胖和藹,留著白色長鬢,看著黃花梨桌上的三份帖子,多有些無奈。

“老友,我這裡收到了三份帖子,一份來自羽林衛,一份來自北宮家,一份來自你。”這個有些微胖的人哭笑不得,“你這老傢伙甚至還千里迢迢地從金陵趕了過來,我可是聽說那一夜你也在那裡的。他們送這些過來,不是難為我嗎。”

徐彬微微一笑,“枉你這老頭還被世人稱為“夫子”。我和你一樣驚訝。北宮家送來帖子我並不意外,畢竟那小子救了北宮家的小胖子。但是羽林衛也送帖子過來,我倒是沒有想到。”

徐彬手指輕輕地按在那封寫著“童”字的帖子上,“這羽林衛一向很少參與明面上的事情。但是現在指揮使大人以自己的名義送了過來,這裡面的東西你我都懂。”

“此子,善矣。”徐彬說道,“年方十六,不及加冠之年,便能作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句,我後來還了解到,他為救被落水的小販父子奮不顧身,品行優良。至於武,能與佐賀流第一高手戰個不相上下之人,在我大燕也不多見。”

“這便是他身子虛弱的原因吧。”

夫子看了看帖子,上面都反覆提到“因身體抱恙”。

“但是這規矩是不能破壞的。這是書院的規矩,即便是當今聖上也無法改變。”

“這個我自然是省得的。”徐彬說道,“但是若是失去了一位少年英才,豈不是遺憾?他今年十六,若是錯過這一次,那麼五載以後,他已經二十一,失去了考取書院的資格。”

夫子仍舊是搖了搖頭。

“這些我都知道,甚至這些帖子的內容我都明白,但是書院的規矩不可被破壞。自我大燕立國以來便成立的書院,入讀者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門子弟,但是沒有一人是沒有透過考試就進入書院,一個也沒有!每一屆書院的院長都始終堅持了這一原則。”

“書院錄取規則唯二,八門得乙或以上,或四門甲,此乃書院數十年之規矩。若那雲江真的有你們說的那般了不得,那麼他定然能自己考取。而且,徐老友,你可否有想過,若是他日後人得知雲江進入書院有外力之助力,不僅書院顏面掃地,那雲江怕也是過不去自己的那一關。”

夫子很嚴肅,不容置疑,這是他內心所堅守,哪怕是當今的聖上,也無法改變。

作為天下第一的白鹿書院,有這一份底蘊,也有這一份底氣。

徐彬欠身作揖,向夫子道歉。

夫子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如此。

“不過倒也是讓我想起了一些東西。”

夫子想了想,“數十年前也有一位如他這般文韜武略的人。你我都認識。”

此言一出,屋中再無言語,餘下滿地的沉寂。

“都是些陳年往事了,追思過多傷神。”徐彬說道,“你我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只是某平生所願終究是難以看到了。”

“我對這雲江的興趣多了幾分,希望他的表現的不要讓你我失望。”

夫子背身看著窗外,淡然獨立。

臨安城中北宮府邸張燈結綵,鴻源樓的廚子得了賞錢,幹活起來更加賣力,使出渾身解數,烹炒煎煮燉全部用上。

此宴席行前菜七道,主菜四十九道,亭菜五道,乃是最為標準的對待客人的最高規格。

前菜先上五脈飲,即以高粱、大麥、葡萄、桑葉,薄荷五種材料為主,經三十七道工序精製而成的漿液,清冽如溪,入口化之為無,甘甜而少了高粱大麥的辛辣,飲之胃口大開。

配以諸如琉璃水晶糕,玉冰燒之類的甜點,作為正菜前的解饞之物。

主菜共四十九道,包含二十四橋明月夜,一片冰心在玉壺,網油魚卷,燕窩四字,三鮮瑤柱,芙蓉大蝦等物,皆是時令之物,且每道菜均配有精心雕刻之菜雕,色香味俱全,不可多得。

亭菜,意為“停採”,共五道,其中粥二道,如青膳粥,紅豆膳粥,茶三道,分為黃山毛尖,武夷大紅袍,衡陽黑茶,用以消滯解納。

北宮家並未宴請多人,此番宴請僅擺設一席,專門用以江雲。

北宮家家主北宮簷老爺子坐於主位,正對大門,江雲坐於北宮簷之左,北宮家大公子北宮行坐於老爺子之右,北宮伯玉坐於北宮行之右。

北宮簷與北宮行在打量著江雲,只見江雲微微一笑,不為所動,向桌上眾人施行一禮,並不動筷,待北宮簷老爺子取動第一塊以後再行取用,咀嚼之時細嚼慢嚥,北宮行故意在此時問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江雲含笑不語,待嚥下後方才緩緩言語。

北宮簷與北宮行暗暗點頭,這番禮節倒是相當的具有風範。

只可憐北宮伯玉眼巴巴地看著一桌子的佳餚,恨不得爬上去狠狠吃個痛快,每每有所動作,便被自己老爺子冷冷地盯了一眼,意思是說,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北宮伯玉想起自己悲慘的經歷,乖巧得像是一個翩翩的公子,除了時不時肚子發出響聲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