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伯雖在蜀中平亂之事中立下不少功勞,在成安軍中聲望亦是不低,但他到底從未真正上過戰場,更沒有正經在軍中歷練過。”

“朕一直擔心他會被孔武等老將排斥,難以起到什麼真正的作用,沒想到這小子在京城是個暴脾氣,一點就炸,上了戰場卻能忍下來,不驕不躁,被打壓了一年從未跟朕抱怨過,現在還和孔武他們打成了一片,頗受眾人推崇,可見確實是個可用之才。”

傅毅洺之前被一眾老將打壓的事情趙瑜不是不知道,但他已經破格選用了他,讓諸多人不滿,若是再一味幫他,那些老將只會對他更加厭惡,所以這些事傅毅洺只能自己解決。

而胡人舉兵攻打大周的時候,成安軍雖然分明是被孔武等人當做一枚廢棋扔在那,是傅毅洺自己胸有丘壑事先防範,準備了拒馬陣挖出了陷馬坑和各種禦敵的溝渠,但他事後卻並未點破,也沒居功,甚至說這些是事先與眾將軍商量好的,成安軍之所以駐紮在這裡本就是為了防範胡人。

一眾老將自然知道承了他的情,也知道若不是他及時傳回訊息並且阻攔了胡人兵馬一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不管心裡的真實想法到底如何,最起碼面子上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樣為難他,故意將成安軍排斥在戰局以外了。

而成安軍也以三萬對十萬,自己幾無傷亡不說,還剿殺了對方上萬人而一舉成名。

趙瑜想到這裡多少安慰一些,喝了口茶重新坐下來,再次將前線的戰報翻出來認認真真看了一遍,不複之前煩躁。

塞北通往陳郡的一座山巔之上,傅毅洺好整以暇地看著碧藍的天空,聽著耳邊呼嘯的風聲,不爭氣地打了個哆嗦。

“這鬼天氣,凍死我了!”

他裹緊鬥篷說道。

距離離開京城已近三年,今日一切終於要塵埃落定,淮王一行人被堵在了這座山上,四面皆是朝廷兵馬,除非他能長出翅膀從山上飛出去,不然就只有受降或是死在這裡。

但以傅毅洺對此人的瞭解,讓他受降是不大可能的,他八成會死戰,直到最後再也戰不動為止。

果然,當他們將包圍圈收的越來越小,徹底將淮王困在山巔之後,淮王並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放下兵器投降,而是仗著一條險峻不易攀登的小路和他們對峙。

這條路雖然窄小,頗有些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但朝廷兵馬哪怕輪番上陣一個一個的殺過去將他身邊僅剩的十幾個人消耗掉,用不了多久也能將他捉拿。

要傅毅洺說,直接亂箭射死其實最方便。

只是朝廷那邊想要活口,將他壓到京城當眾行刑以儆效尤,所以他們才一路追到這,將淮王逼到了一條死路上,讓他無處可逃。

傅毅洺最早時候雖然也想親自押解淮王回京,但這場戰事曠日持久,拖的時間太長了,他實在是迫不及待的想回京城陪伴家人,已經一點都不在意淮王死活了。

但淮王卻猜到朝廷這邊的想法,仗著周圍兵馬不敢輕易射殺他,居高臨下地站在山話,還道只要滿足了這個要求,他就自己下山跟他們回京。

季南等人恐防有詐,不願讓傅毅洺靠近,傅毅洺卻擺了擺手越眾而出,滿臉不耐煩,抬頭對淮王道:“有什麼話趕緊說,說完趕緊束手就擒,我可不想再跟你耗著了,媳婦孩子在家等我呢。”

淮王即便被追的如此狼狽,面上卻依然維持著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聽到這句話後那淡然的臉色卻似乎有些龜裂,眼角跳了跳。

他俯視著傅毅洺,沉聲說道:“我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步,不是你們將我逼迫至此,而是我自己的選擇。”

傅毅洺其實早先就已經猜到了,所以絲毫不覺得吃驚,也沒有反駁他,心中雖然有些不解他為何要這麼做,但也懶得開口問,就怕一問起來淮王就說個沒完沒了了。

但淮王叫他出來顯然就是為了說這些,根本就不需要他問便自言自語道:“從我計劃取趙瑜而代之的那天起,我的目標便是天下大統,將塞北等地收入囊中。雖然如今我被朝廷視為叛賊,但你們不得不承認,若不是我,如今塞北諸地不可能這麼順利歸入朝廷。”

“就算我今日不能善終,朝廷將來也勢必會抹消我的功勞,但總有人會記得,史書上也必然會留下這一筆,是非功過,後人自會評說。”

一年多以前淮王放棄兩座城池轉而攻打塞北只是個開端,在那之後他並未回頭想辦法收回被朝廷奪回去的城池,而是接連不斷放棄了更多地方,一再向塞北腹地擴張,直到最後徹底斷了補給,才又帶人一路殺回陳郡的方向,成了今日局面。

說起來倒像是朝廷兵馬一直跟在他身後撿便宜,撿完之後又翻臉不認人。

傅毅洺嗤笑:“說的這麼冠冕堂皇,還不是因為你知道佔領陳郡等地不是長久之計,遲早有一天還是會被朝廷收複,所以才轉頭去完成你那所謂的高遠志向?”

淮王若是一開始就把目標都放在了塞北,就不會在和朝廷對峙了一年多以後才出兵了。

當初朝廷雖然一時沒能奈何他,卻也並不代表就處於弱勢。

淮王佔領的地方到底只是大周廣袤國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除非大周朝廷本身便千瘡百孔兵力虛空,否則就算再怎麼富庶,也難以長久跟朝廷消耗下去。

陳郡固然是個好地方,但還沒到能左右朝廷命脈的地步,不然當初慶隆帝就算再糊塗也不會把這裡賜給他做封地。

淮王聽了傅毅洺的話也沒惱怒,只是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那又如何?不管因為什麼,我幫先帝和趙瑜做到了他們一直都沒能做到的事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