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慶隆帝的旨意打了許多人一個措手不及。
傅毅洺僅僅是個武安侯就已經拳打皇子腳踩高官了,如今一門雙爵,自己的爵位雖然低了,兒子卻一躍成為國公,那今後除了皇帝以外還能把誰放在眼裡?
得知訊息之後反對的人不在少數,但聖旨是慶隆帝臨終前下的,如今人已經死了,他們就是再鬧騰都沒用。
至於讓新帝收回旨意,那就更不可能了。
新帝趙瑜在當太子時就是個孝順的人,剛剛登基又怎麼會一上來就忤逆慶隆帝的意思,撤銷他的旨意?
這些讓他收回先帝旨意的人如今能理直氣壯的說於理不合,等他真的這麼做了之後就能說他不忠不孝,將來隨時把此事拿出來指摘他!
趙瑜才不會為了一個國公之位就把自己的把柄遞到別人手中,所以不管誰說起來,他都只是溫和地笑笑,然後當沒聽見一樣。
其實這些人完全是多慮了,因為即便傅毅洺降成了伯爵,也依然敢拳打皇子腳踩高官,不管他兒子有沒有國公之位都是一樣的。
而且認真說起來,他才是最不希望看到傅清玥被封為國公的人。
為此傅毅洺還進了趟宮,無需別人說,自己就先對趙瑜說稚子年幼,擔不起如此重任,希望能取消他的封爵。
趙瑜自然也是一笑而過,任憑他說什麼也不肯答應,只道這是先帝臨終之意,他身為人子,沒有忤逆長輩的道理。
末了藉口事忙,起身離開,經過他身邊時想起什麼似的停住了腳,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說起來朕還要感謝你,皇考因趙瑾之事身體急轉直下,那幾日也一直鬱郁寡歡,臉上少見笑意,唯獨親手寫下那兩道聖旨時面帶歡喜,直到閉眼都笑意未散,走得十分安詳。”
說著他放在傅毅洺肩頭的手稍稍收緊:“這都是武安伯和靖國公的功勞啊,今後武安伯若是有空,也可帶小國公時常進宮,朕也很是喜歡這個孩子。”
他特地強調了傅毅洺與傅清玥的封號,言語中帶著一絲揶揄之意。
傅毅洺聽的牙酸,卻也只能訕訕地笑著看他走遠了,然後自己也頹然地離開了皇宮。
回府後下人一口一個伯爺他並不覺得有什麼,真正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下人稱呼傅清玥的時候從“世子”變成了“小公爺”!
公爺比伯爺高了可不僅僅是一檔而已!父子兩人站在一起一個稱呼就讓他低了傅清玥一頭!
他如何能接受這樣的情形,當即下令今後所有下人在府中不許稱呼傅清玥為公爺。
下人頭疼地道:“侯爺,那小的們該如何稱呼公……稱呼公子?”
傅毅洺沉著臉道:“就叫少爺!以後府裡只有大少爺二少爺!沒有什麼公爺!”
出門在外不能不叫也就算了,在家裡他可不想聽這些!
下人們面面相覷,雖然覺得不妥但也只得答應了,誰讓如今傅清玥還小,自己做不了主呢?
可就在這個規矩定下之後沒幾天,宮中卻賜下了一塊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