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敖家四兄妹都過得不錯,生活沒有大的波瀾,平平淡淡才是真。

晚上孩子們放學回來,一家五口圍著餐桌邊吃邊聊。

三胞胎今年十二歲了,小學跳了一級,如今馬上就初中畢業了,敖心心也沒想著催孩子們盡快完成初高中課程,她本著順其自然的原則,在他們能接受的的範圍內引導他們學習。

如今三胞胎學習成績都不錯,三人都是常年年級前五名,每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蹦蹦喜歡圍棋和英語法語,跳跳出乎意料的喜歡吹笛子和攝影,桃桃小姑娘則是喜歡畫畫和跳舞。

當然,還有敖心心規定的必須要學的書法和武術。

練書法能靜心,練武是希望他們以後遇到危險能保護好自己。

三胞胎在學校也比較受歡迎,班裡的同學都喜歡跟他們一塊玩,長得好看學習又好的人誰不喜歡呢!

日子一晃而過,1977年八月,京都那邊已經有許多訊息靈通的人知道了即將恢複高考的訊息,敖心心也收到了老弟寫來的信,同時她的中專老師李鴻年也在信中向她透露了這個訊息。

她和老師一直沒有斷掉聯系,經常互相寄包裹,他也很清楚她家有三個即將高中畢業的孩子,這是特意來提醒她的。

恢複高考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雖說只在有渠道的人之間流傳,但人傳人,知道的人也不少了。

敖心心當即給大哥大嫂還有大姐寄了信,把她淘來的幾套數理化學叢書也一同寄了回去。

幾天後。

光明大隊敖家小院。

“小妹的信到了,你看看,這個訊息真讓人驚喜。”林彩虹強忍著上揚的嘴角,把信遞給正在擦頭發的丈夫。

敖安森沒注意到妻子的表情,還以為是誰家有喜事,接過信一看,愣住了,“這是要恢複高考了?”

這麼多年了,就這麼突然要恢複了?

“對啊!咱們家雙雙和菁菁家的歡歡也可以參加,”林彩虹想起自家閨女的成績就高興,雙雙的高中是在哈市讀的,跟三胞胎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平時也住在敖心心家,和桃桃同睡一間屋。

敖菁菁家的歡歡也是如此,高中兩年都是待在敖心心那裡。

歡歡比三胞胎大三歲,已經17歲了,高中畢業後年齡不夠去當兵的,只能下了鄉,到光明大隊當知青,平時就住在虞家小院,吃飯跟著敖安森家吃。

“真好,明天就告訴閨女和歡歡這個好訊息,小妹信裡還寫的,給兩套資料給大隊長,讓村裡要參加高考的孩子們也可以有書本複習。”敖安森高興過後就冷靜了下來。

“嗯!明天晚上天黑了你再拿過去,免得多生事端。”

林彩虹不放心的提醒。

“我知道了,小妹說京都那邊好多人都知道了,我看知青院那邊應該也有人收到家裡的信了。”敖安森放好毛巾坐到妻子身邊。

“要是不知道咱們也不能主動去說,後面來的知青可不都是好的。”林彩虹說著皺了皺眉。

“我知道,你放心。”他又不是大聖人。

夫妻倆就著這個話題討論了一會兒,由於心情太過激動,兩人關燈大戰了兩三個小時才進入夢鄉。

敖菁菁這邊收到信也是欣喜若狂,她兒子去地裡幹活誠然可以鍛煉身體,但總在鄉下也不是個事啊!現在要恢複高考了,真是個天大的好訊息,對於兒子的學習她是不擔心的,就看能不能考上他自己中意的學校了。

這邊敖心心把信寄出去就沒再多管了,機會就在眼前,抓住了就能改變命運。

兩個月後。

1977年10月21日的《光明日報》頭版刊載恢複高考的訊息,並配發社論《全面衡量 擇優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