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沒有這麼廉價,或者說,這個世間根本沒有創造。

沒有無中生有,純粹的創造。

文字的出現,是發現,是某位先賢將世間已有的物質線條,以點、線、面的三緯物質,規劃出符文。

以符文來定義同類,將同類的符文成為文字。

文字由線條形成,卻不侷限於線條。

比如太元分念術中的識念文字,就是以神識為文。

所以,構成文字的物質或意念,是已有的天地陰陽之物。

文字的創造,核心是線條中代表的意義,承載著人、事、物的痕跡。

比如,“生”之一字,定義誕生。“死”之一字,定義隕落。

那麼,究竟創造文字者,是創造了生,還是創造了死?

都不是。

所謂的創造文字者,只是整理線條的規律,構建成符文,以符文來象徵內容,以符文來承受“生”、“死”的含義。

那麼,文字創造者,是定義了文字的線條規律,依舊算是創造?

不然。

是時間讓世人遺忘,是時間讓世人將功勞往自己身上攬。

最初的文字是象形,以象為型。

所以,“石”字之所以為石,因為它像石頭。

最初的創造文字者,將線條的整理成符文,將符文定義為文字,以的是天地已有之物。

所謂的創造,是參照天地陰陽,陰者意念,陽者物質,以這兩者形成的具體的,已經存在的人、物、事,作為‘形體’。

文字象形,所像之形,就是天地已有的存在。

山字像山川,水字像河流,土字像大地。

所以,最後所謂的創造者,究竟創造了什麼?

就連數字一二三四,也是先有六感可以接觸,感知的屬『性』“數量”,才能根據數量定義而出的一二三四。

世上根本不存在創造。

靈感一閃升起的時候,腦海抓住的東西,不是憑空產生,可能是日常生活所接觸,也可能涉及到前世紛擾。

“所以,太元分念術,之所以是太元分念術,因為它就是太元分念術。”

凌如夢說了一句很繞的話。

寒辰臉『色』一直在變化。

凌如夢繼續道:“你硬是要說這四門太元仙術是你所創,那也沒辦法。你看見過我施展出第五門太元仙法,這一門你應該不會吧?那你可以拭目以待,也許日後你也會‘自創’出,也許是頓悟,也許是生死之際突然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