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許天真的暑假生活再一次展開,有了去年的經驗,這次安排得有條不紊,勞逸結合。而她擔心的上小學問題,也終於有著落了,許天真的小學片區是z市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外公帶回的訊息是許天真需要參加八月底舉行的為期三天的學前班,還會有一個簡單的考試,如果都能合格,就可以和今年適齡的學齡前兒童一起上學。“太好了!”許天真心底一陣歡呼。

不過六月似乎就是離別的季節,剛和幼兒園的小夥伴們各奔東西,舞蹈班上的林心月也由於一家要定居到隔壁的x市,而和許天真告別。

林心月也是抱著許天真一陣哭泣,什麼叫水汪汪的大眼睛裡蓄滿淚水,如珍珠般一顆顆掉落,許天真兩輩子也是頭一次見到,毫不客氣的說,第一次見到連哭都得如此有美感的女生。自然也是好聲安慰,許諾一通以後舞蹈表演呀、比賽呀,可能會遇上,甚至最後還留下通訊地址,表示以後會書信聯系,才讓她停止哭泣。唉,什麼叫最難消受美人恩,今天才是深有體會。一直在和熟悉的小夥伴分別,許天真也不是不難過,只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所以許天真上輩子一直不怎麼愛主動交朋友,就是因為害怕離別的感覺。

轉眼間暑假就走到尾聲,外公也帶來學前班馬上要開班的訊息。週末趁著休息,媽媽帶上許天真去挑選新書包。終熬到換書包的時候了~~~許天真不禁感慨萬千。

開學前夕,這家大型文具店的生意頗好,一聽是要買書包,老闆娘熱心的把掛在牆上最顯眼處的一個粉嫩嫩的印著花仙子卡通形象的書包拿下來,順便又起旁邊同色系但是印著不同圖案的幾個書包,介紹起來:“這位同志,我這裡的書包可是全市最齊全的,這幾個都是今年的爆款,我好不容易從隔壁省搶來的呢,您看您女兒喜歡哪個?”

“真真,正好都是你愛的粉色,看看喜歡哪個圖案。”

聽著媽媽驚喜的語氣,許天真不知道自己當初買那個幼兒園書包給媽媽留下多深刻的印象,此時只想和媽媽說聲,你女兒不愛粉色已經好多年了~~~

“媽媽,我現在不愛粉色的了,也不愛印這麼多圖案的,阿姨,您這裡有別的沒有圖案的書包嗎?”許天真一想到如果書包沒壞,是要跟著自己很多年的,因此十分堅定地拒絕媽媽的提議。

“啊?小妹妹你不喜歡這些粉色書包嗎?很多小姐姐都很喜歡哦,你要不要再仔細看看。”老闆娘循循善誘道。

“我不喜歡哦,阿姨您這裡要是沒有,我和媽媽就去別的地方看了。”可惜面對的是意志堅定的“偽兒童”許天真。

“有有有,你要什麼阿姨都給你找出來,妹子呀,您這女兒很有自己的想法呢,以後肯定有大出息。”老闆娘轉身進去倉庫找書包前,還不忘向媽媽拍個小馬屁。

果然,媽媽聽完後立馬喜笑顏開,“哪裡哪裡,麻煩老闆您給找找哈。”

許天真在心裡默默給老闆娘點了贊,人家能開起這麼大間生意不錯的文具店不是沒原因的,單單就這語言藝術,肯定是滿分!

過會兒,老闆娘拿出個書包,“沒圖案的只有這個,還是牛皮的呢,質量是沒得說,就是現在孩子都不愛這種太素的,沒人看,這不我都收進去了,妹子你要的話保證給你成本價。”

媽媽轉頭看看許天真,示意她自己決定,許天真拿起一看,確定這就是自己的夢中情包:咖色系的書包,深咖和淺咖撞色,看著非常有質感,而且肩帶有加寬,背起來很舒適,整個書包的風格很像後世的日系雙肩包。許天真拿起來試背下,對著媽媽點點頭,不過並沒有表現出很喜歡的樣子。

媽媽心領神會,轉頭和老闆娘你來我往的砍起價來,最後標價25元以22元成交,並贈送一個同款皮質筆袋。後面,老闆娘似乎領悟許天真的喜好,又轉頭推銷起轉筆刀、鉛筆、橡皮擦、尺子等文具,甚至還有精美的筆記本。只能說,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最後許天真又買走一大一小兩本筆記本,小的打算記作業,大的打算做摘抄本,以及一筆袋嶄新的文具。只能說,不管愛不愛讀書,無論哪個年紀,挑起文具來都不手軟。沒看媽媽後面也對那些精美的筆記本,可愛的橡皮擦愛不釋手嗎?最後,在老闆娘熱情的目光中,媽媽拉著許天真頗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就怕老闆娘再拉著介紹起來。

許天真覺得,上學就是需要買文具這種“儀式感”,過幾年還得再加上包書皮,沒看現在她一點厭學情緒都沒有,迫不及待地想上學用新文具)嗎?

8月26日一早,一家人穿戴一新,一起送許天真上學前班,四大一小的陣容在校門口引起一陣關注。一家人在一年1)班的教室門口名單上找到許天真的姓名,於是,由外公帶著許天真走進1班的教室,交給老師,隨後和家人們揮揮手,自己找了個第2排的位置坐下,開始自己的小學生活。

教室內亂糟糟猶如菜市場,甚至膽子大的男生還在教室內奔跑起來,許天真百無聊賴地坐在座位上,看著自己90年代的母校:操場還是煤渣鋪成的,可以想象在上面活動起來塵土飛揚的樣子;中間是一座水泥製成的旗臺;與這棟四層水泥樓相對的另一棟教學樓顯得更加破舊,許天真記得自己前世大概讀二年級的時候就連同旁邊的一排平房一起推倒重建,目前整座學校最新的建築估計就是許天真所在的這座建於80年代的樓房。

“鐺鐺鐺~~~~”老式的鈴聲響徹校園,也打斷許天真的發呆,剛才接待許天真的老師站在講臺上,拿起教尺敲敲講臺,教室終於安靜下來,開始學前班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