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隊進攻!

斯馬什帕克運球過了半場後,便將球交給了罰球線附近的沃頓。

沃頓背身持球,其他隊友開始以沃頓為中心,交叉、掩護跑位。

這就是禪師菲爾傑克遜的‘三角進攻’!

簡單來說,三角進攻,是由一側的組成一個三角的三名隊員和另一側的“兩人遊戲”所組成的。

三角進攻的基礎,是得有一個大個子球員作為戰術軸心,站在罰球線軸線位置持球,其他隊友走馬燈一樣的不停穿插跑位,有的落底角,有的走頂弧。

當隊友出現空檔後,核心持球球員,第一時間將球傳到,或者利用隊友的牽扯,直接攻擊籃下。

這就要求,這個戰術核心球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傳球水平和傳球視野。

在保羅加索爾沒來之前,禪師沒有辦法,只能讓沃頓暫時做這個戰術軸。

畢竟,沃頓的傳球意識和傳球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但他作為三角進攻的戰術軸,也存在著天然的劣勢,那就是身高。

盧克沃頓作為3號位,身高只有2.03米,而作為小前鋒,力量更是有所欠缺。

這種天然的身體劣勢,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傳球視野和傳球能力的減弱。

當他對位比他更高的對手時,或者被對方針對性防守時,即使隊友跑出了空位,他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將球傳出。

更別說隊友沒有跑出位置時,讓他去籃下單打了。

傳球視野,和籃下單打,是禪師三角進攻的戰術軸最重要的兩項指標。

這也是為什麼,2005年,姚明跟火箭隊的合同到期後,禪師和科比第一時間積極遊說他加盟湖人的原因。

姚明那身高,那策應能力和傳球視野,以及籃下單吃能力,簡直就是三角進攻戰術軸的完美人選!

只可惜,姚明最終選擇了與火箭續約,這才有了後來加索爾的加盟。

當然,這只是參加了球隊訓練營和短暫的季前賽後,陸羽生對三角進攻戰術的初步理解。

禪師的三角進攻,能夠幫助喬丹拿下六個總冠軍,幫助科比拿下五個總冠軍。絕對不是簡單幾句話就可以總結的。

它不像那些固定的套路,而是在進攻中充滿著自由的移動和發揮,它能根據不同的防守,演變出各種各樣的應對方式。

十分考驗場上球員對戰術的理解,以及球星的個人能力。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主教練的籃球智慧。

這也是為什麼禪師之後,nba聯盟再也沒有教練將這項戰術承襲下來,併發揚光大。

回到場上!

作為老對手,太陽隊對湖人的三角進攻也同樣熟悉。

上賽季的七場鏖戰,讓他們逐漸衍生出了對付三角進攻的辦法。

那就是,用一名防守能力極強的球員,去防守和干擾三角進攻的戰術軸心——盧克沃頓。

其他球員在面對湖人掩護擋拆後,換人防守,儘量不讓湖人的其他隊友跑出空位!

負責防守沃頓的,就是太陽隊的防守尖兵,肖恩·馬里昂!

馬里昂作為三號位,雖然身高和沃頓差不多,但卻擁有極其爆炸的運動能力,堪比後衛的敏捷和速度,深不可測的力量。

當然,作為一名出色的防守尖兵,馬里昂具備的最大的優勢,是他那驚人的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