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宣又問:“暴露的是哪一處私庫?”

錦鷹回道:“是三十彎巷後左轉的茅草屋那處,錦雁察覺有人跟蹤,所以將他們引去了已經空庫的一處。”

睿宣想了想,吩咐說:“這處照常放著,裡外的人不用撤走,之前查收的那批劣質的弓箭,用銀箱運過去,放著即可,以備不時之需。”

錦鷹應下,又問:“若是茅草屋處,有人來劫如何處置?”

“既然當晚未再動手,他們就不會輕易打草驚蛇,等的只是合適的時機。”睿宣覺得此事,八成與睿安有關。

二皇子睿安最喜挑起事端,但也分事大事小,事小則試探淺顯,猶如違反宮規,帶七皇子睿馨進宮的事,看似不依不饒,其實只是淺顯的試探,而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若是事大,他則會等待最好的時機,以確保一擊即中,比如前太子太傅一事。

原本只一件極小的把柄,卻在前年,準備選太子妃的時候,爆發出來,而令六位四品文臣、及兩位二品文臣遭貶斥。

由此撼動了一直以來,由文臣所擔任的太子太傅一職,變成現在的東宮戈太傅,出自戈將軍府。

因為文臣被貶斥,待選文臣之女受到挫折,人數連武臣之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直接影響了當年的太子妃之選,可謂一箭雙鵰。

睿宣吩咐完,錦鷹去辦了。

睿宣有時會需要同時應對許多事,此刻他心裡就有一件還在遲疑的事情,就是那個動過玉璽的隱形人。

根據錦隱的意思,那個人只是用了隱身衣,所以睿宣在考慮,將隱身衣收回,但又覺得此人效命於睿馨,應是無害。

而且似乎還有第三個隱形人存在,睿宣一方面希望睿馨能有些保護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擔心會悲劇重演。

隱字派千人被葬火海的事,睿宣那時還小,未經手,但每次想來也還是心有餘悸。

若是宮中有隱形人的存在,對於皇室的安全是最大的挑戰,這也是隱字派覆滅的原因。

睿宣於是看了看周圍沒有其他人,才說道:“錦隱可在?”

隨即耳邊響起了錦隱的聲音,道:“卑職在。”

“第三個隱身人的事,可有進展?”睿宣問。

錦隱回道:“沒有任何痕跡,像是自此消失匿跡了,宮內御寶殿已經設下天羅地網,但一無所獲,此人未再現身過。近日只有我那個同門小師妹,頻繁往返於別苑和七皇子御帳,卑職依令未進入帳中。”

睿宣聽了,才往議事的營帳回去,至於收回隱身衣的事,他想再等等,因為睿馨有傷在身,此隱身人又往返頻繁,似乎有事,也有用。

睿宣回到帳中的時候,兩相還在商議對策。

冷相說:“不如每位皇子都提議一種站位,讓畫師作十九幅不同的作品,最後由皇上選出一幅定為‘十九飲滿杯’一圖。”

章相卻說:“那豈不是要畫到明年去?”

冷季冬說:“從宮中將御畫司的宮廷畫師及畫匠全部接來,分工合作,再將皇子圖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