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鑑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張榮廣張大師說出來用碳十四鑑定這副詩仙李白作品的真偽時,蘇不棄也連連點頭。
迄今為止,對於這幅畫,蘇不棄說的字中筆意不象李白親笑所書,因為沒在參照,實在是太過飄渺。那麼能全面鑑定年代的碳十四檢測顯然是最公平的鑑定方式。
碳十四是全面的對這幅字的用墨,用紙,甚至是卷軸所用的木料年代都科學的給出年代,這種方法是科學的,也是毫無置疑的。
蘇不棄點了點頭,張榮廣笑著說,“我正巧認識一家炭十四的鑑定機構,和他們的所長很熟,讓他們連夜就做鑑定,蘇經理,你看如何?”
蘇不棄當然也想很快看到結果,鑑定是贗品,這幅作品明天就不會上拍,不僅避免了事後被發現是假的,公司的聲譽受影響,也不會讓假貨流到市場,真被哪家博物館事後收藏,那也是對群友小白的不尊重。
張榮廣看到蘇不棄沒有任何異議,立刻去安排。
這件看似公平的事情,其實線榮廣心裡有數,十分有利於他和李老這一方。
張榮廣雖然四十來歲,卻很早就接觸了古玩,在古玩鑑定界這麼多年,從一個不名的小輩混到和資歷幾十年李老一樣的名望,除了專業鑑定紮實外,智商和手段都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他提出用“碳十四”的方法鑑定,相當於提前把筆法,筆意的考量排除在外了。
要知道,現在書畫作品的作假技術已經發展的登封造級,完全可以找出當時朝代的墨汁紙張去書寫,製作卷軸的木料也能在一些唐代的墳墓中找到。
就算這一幅畫真是贗品,它只要能做到這一點,那麼碳十四一定鑑定它是真的。
而張榮廣和李老剛開始已經把這幅作品斷代為唐朝,在沒做碳十四之前,張榮廣就讓自己立於了不敗之地。
張榮廣相信自己的眼力,他也更相信做出同樣判斷結論的李老。
有人就有疑問了,要是這麼說,那不是所有作品,只要不牽涉到書畫的風格問題都能透過碳十四初步鑑定嗎?這樣古玩鑑定就相對容易了好多。
事實是,碳十四鑑定的價格太高了,鑑定一項就要十幾萬,象這樣的一幅字,墨、紙、木都要鑑定,才能綜合得出結論,鑑定費計算下來幾乎達到百萬。
而有的價格不高的古玩根本不值得用這種方法,所以在現實的古玩鑑定界,碳十四的鑑定方法並沒有推廣開。
這也是張榮廣設的另外一個套,他只說了賭上百萬,並沒有提這個鑑定費,鑑定費不用說自然是賭輸的一方拿出來,這裡裡外外,可就是兩百萬元。
他要踏踏實實給蘇不棄一個教訓,這麼些年來,已經沒有人敢挑戰他在古玩鑑定界的地位了,平安久了,下面的想博上位的年輕人又開始不安分了。
張榮廣就是要立一個靶子,把蘇不棄定在恥辱柱上,他要立威,成鑑定大師後,只有隔一段時間,不斷的立威,才能讓自己的大師位子更穩,聲望更顯。
這一切,蘇不棄都矇在鼓裡。
張榮廣聯絡好了鑑定機構,劉大頭小心的把卷軸收好,四人立刻出發。
四人只乘了一輛車。
車上,四人心懷各異,都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