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湖南、礦晶貿易、山水之遊(第2/3頁)
章節報錯
單就各種重要人物的產出來看,湖南就有地理學家鄒代鈞、傅角今、黃國璋、左大康,建築學家劉敦楨,外交家郭嵩燾,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曾國藩和左宗棠,以及包括在內的許多開國元勳。
就連百年之後的娛樂圈裡,也會出現易烊千璽和李佳琪等人的身影。
說起娛樂圈,就不得不提到,未來將會出現了一支嶄新力量,那些人不需要傳統的娛樂公司包裝,緊緊靠著網際網路更加便利的通訊手段,就將美貌或者富有才華的自己打造成了受人關注的小明星,這類人就叫做網紅。
長沙是一個頗有網紅感的城市,當然對於朱厚照來說,無論從吳惜君那裡得到這方面的何等描述,他都只關心長沙在經濟建設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帶給他的靈感。
在未來的幾年,長沙最為重要的一個經濟規劃,就是長株潭三城的合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和觀察者們都在等待著這次合併的最終結果,當然這需要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不過他們的問題並不能影響當地政府的決策決心。幾乎是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合併之後的這三座城市能夠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
有這樣樂觀的估計並不是毫無原因的,除了省會城市長沙之外,株洲作為湖南的深圳,也擁有強大的經濟活力。
而在這三座城市之外,湖南還擁有為這三座城市提供豐富原材料的其他地方,比如說老牌的礦業城市郴州。
當然,如今的郴州更多的是在走轉型之路。
郴州是著名的金屬之城,但如今也在悄然演變成一座礦晶之都。
根據國內某知名雜誌的介紹:“螢石、黃鐵礦、鎢礦石、水晶、丹砂……世界很多知名的地質博物館都收藏並陳列著來自湖南的礦物晶體標本。”
而且除了這些之外,湖南還擁有著香花石這種在全球範圍內只在湖南發現過的珍稀礦物。
這幾乎就可以稱之為是礦晶界的大熊貓了。
1958年,地質學者黃雲慧女士在香花嶺錫礦的花崗岩和石灰岩接觸帶中發現了這種新礦物,並將其命名。
而用來命名的香花二字,也就是鮮花嶺的名字,其輝煌的記錄遠不止這一條。
除了錫礦之外,堪比柴窯瓷器的螢石也有不少是出自香花嶺的。
這個桂花飄香的地方,在1996年的國際礦井市場上,為全球各大買家輸送了大量的螢石。
這些螢石。晶體形態多呈立方體,也有些12面體的晶體。顏色以綠色,青色,藍色,紫色和無色為主,它們的色澤別緻,在市場上非常暢銷。
到了2000年的時候進入市場的此類螢石,估計已經超過了50噸。螢石標註的產地為中國湖南或者是湖南郴州市。
郴州對於一個關注礦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或許不應該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因為除了礦晶之外,這裡還出產的有色金屬。
或許是受到了上蒼的眷顧,這裡的礦產資源已經有了近千年的開採歷史。換而言之,他惠濟當地的百姓,也已經有千年之久。
當然更加遠古的歷史已經不可考究,反倒是近代的工業化程序當中沒少從這裡吸取能量。
我國第1家鎢礦正是位於湖南郴州宜章縣的瑤崗仙礦。
鎢礦石對於製造槍械等一系列近代工業來說,都有著極具重要意義的價值,而世界上近半數的金屬物出自湖南省與江西省。湖南郴州則是其中的重要來源之一。
但如今不得不強調的是,隨著時過境遷,郴州市桂陽縣等地的金屬產量不再像原先那樣顯赫。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郴州市貴陽縣,因為出產鉛鋅,金銀,銅鉻等有色金屬而非常文明,歷史上此地也因為盛產同框被稱為幣材之都。
比如說唐朝鑄造的開元通寶當中,背面鑄有“桂”字的銅錢,基本上就是產自此地。
既然有這樣悠久的歷史,那麼自然有人會在這方面多花心思,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由於政府鼓勵地方科研機構參與經濟建設,郴州出產的礦井編隊,當地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地質工作者們進行廢物利用,在製成標本之後投入到市場,結果意外的在市場上收穫成功,進入本世紀之後,郴州從產地逐漸演變為礦晶貿易的集散地,以往的金屬之鄉迎來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