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修復之後,難免會發生一些看似異常的抖動,大概是系統自檢造成的。

不過朱壽可沒有心情在乎那麼多。

他盯著手中的鐵鍬面板,迅速的找到了資料庫的位置,並從裡面海量的資料當中,試圖找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不過貝南卻在她的旁邊發出一聲冷笑。

這讓朱壽和他的首相們都不見得看得過去。

不過這次他們沒有進行嚴刑逼供,就得到了想要知道的答案。

原來資料庫裡的資料是死的,但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是活的,那些傳遞到外面去的工藝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資料庫裡的死東西。

但後來發現,外面的人對這些死東西的理解實在是太過艱難,所以後來換成了一些活的東西,那就是由人工智慧稍微改進一些當地已有的工藝,然後指引著他們逐漸的提升工藝,做出更加先進的武器和其他必要工具。

也正是因為人工智慧的使用,傳出去的那些生產工藝,才是如此的貼合地氣。

甚至有很多生產工藝都在冥冥之中為了下一步的產業提升做點鋪墊和準備。

這一點,突然有一些本土的工匠看得出來,但基本上也只是侷限於一些領域。更多的則是無人理會,只是悄無聲息的在那裡發揮著工藝本身的價值。

不過,得到資料庫之後的朱壽,很快就明白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脈絡,雖然類似專利壁壘的東西一直存在著,但貝南交給那些土著的生產工藝還是領先了當地是空許多年的。

如果這些技術能夠帶到大明的話,那麼明朝肯定能夠出現一次飛躍式的提升。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外面的一些嘈雜聲卻引起了朱壽的注意。

這些嘈雜聲早就已經出現了,因為那是飛船移動的時候發出的聲響所引起的。

外面的人當然很好奇,這個一直都不太鬧騰的鐵球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甚至那些叛徒們還認為是他們對鐵球的各種引爆,終於讓鐵球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雖然從外觀上來看,他們造成的變化其實並不大。但架不住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啊。

其實朱壽原本也沒有注意到這些,那是因為監控系統並沒有主動將這些推送到前面來,但隨著外面的聲音越來越大,監控系統不得不提升這一事件的等級並將之推,送到主螢幕上來。

這當然也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好處,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朱壽去親力親為的。

不過,就算他想要親力親為,也需要事先將控制權從貝南那裡轉移到自己名下。

對此貝南當然是不願意的,但架不住錦衣衛的好使們竟然還帶了簡單的刑具,於是又一陣折騰之後他不得不交出了控制密碼。

在重新確認了擁有者的身份之後,飛船開始聽從朱壽的命令。

而且因為此時飛船已經恢復正常,所以朱壽能夠使用的是飛船的全部功能,這和貝南當時的情況無疑是擁有了巨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