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風聲、商議、湊錢(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林偉其實是想問一下的,但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卻突然跑進來一個僕人,說楊佩找他商議要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什麼要緊事啊?就跟催命似的。”
李林偉低低的罵了一句,但還是跟著僕人離開了這家店子。
最近這一段時間,他在此處的表現還算良好,不但守著店子,還主動的為經營出謀劃策,雖然盡是一些餿主意,但也因為頗有新意而受到了一些老顧客的稱讚。
不過,當他來到同為穿越者的楊佩面前之時,他那點兒胸中筆墨就完全不夠用了。
而他對楊佩又是極其害怕的,因此只是唯唯諾諾的站在楊佩跟前。
今天對於他們翡翠堂來說或許是一個大日子,平時見不著的好幾張面孔都彙集在了這裡。
李林偉也因此而更加不敢作聲。
不過楊佩一開口,他的這種想法就不得不化為泡影了。
“昨天晚上,光陰煮雨的李先生聊了一個晚上,據他所說,他們是設在京城,杭州,福建乃至廣州的一些朋友和路子,都能夠確認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朝在新皇登基之後,似乎放鬆了對海境的管控。”
鬆弛海境,這是許多普通商人都很關心的事情,因此留意到這一點之後,他們當即就大張旗鼓的忙碌起來。
當然有些人的忙碌是奔錯了方向的,他們置辦了大量的貨品,還購置了海川,準備出去狠狠的撈上一把,但卻被沿海巡邏的巡檢司捉了個正著,貨物和船,甚至人都被扣留了。
這讓他們有些疑惑,於是有人就到官府裡去打聽。
而那個時候,朱厚照幫不得讓他們知道到哪裡去交錢放行,更何況這些人打聽的功夫本來就非常了得,因此沒多久他們就知道錦衣衛的某個遷戶所在,具體負責這件事情,後來這些職能似乎又轉到了剛剛成立的西廠去。
京城裡立刻就有人去拜會了谷大用,但對方卻矢口否認此事。
就在眾人再次陷入迷惘的時候,流言蜚語開始在坊間蔓延。
至於這些留言的主要內容,其實重視和朱厚照下要秘密開海有關。
只不過他的所有行為在錦衣衛那張皮的掩護之下都得以順利進行,而他要放出去的謊言,卻是說因為大臣的阻撓而不得不秘密進行。
想要在這其中發上一筆橫財的人,當然也不希望朝中大臣在那裡阻攔。
於是大夥就有了兩種猜測,一個是既然是皇帝想要出去玩,那自然是不許他們跟著去的,所以古大佑那邊才矢口否認。
但另外一個卻是既然是皇帝,想要偷著出去玩,那自然是不能明著去問現場提督的,得找到那些辦事的錦衣衛中級官員才行。
兩相比較之下,幾乎在民間成長起來,如同漢宣帝一樣的朱厚照,似乎更符合後邊的那一種猜測。
而更加順利地是杭州那邊的一些個海商,迅速的摸到了錦衣衛第十四千戶所那邊,在交納了一筆費用辦理許可之後,這些人就領到了大大小小數十面可以懸掛在船頭的旗幟。
當然他們也被額外叮囑這些旗幟的名字是不準對內提起的,但對外他們可以宣稱是大明的使者,擁有大明的護照——就是保護和照顧的意思——任何人如果膽敢威脅擁有類似旗幟的大明商船,就會被視作是對大明朝廷的武力挑釁,極有可能會遭到明帝國的武力反擊。
類似的語句也被人寫在了旗幟甚至船帆上,而且使用的還是多國語言。
當然作為護照是用的這些旗幟,在本國海岸線附近是不準掛出的,否則罰款1000兩不說,還有可能會被沒收回去。
聽到這些細則的所有商人,都立刻意識到了一個關鍵問題,這些錢如果是直接進了錦衣衛的口袋,那麼背後收錢的就極有可能是皇帝。
因為在弘治皇帝在位的時候,無論東廠和錦衣衛,那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的,哪裡耽改如此玩弄權力。
除非有新皇帝的默許。
但新皇帝可真是皇恩浩蕩啊,他不但默許了收錢,還默許了商人跑出去賺大錢。
這可不是什麼寶船隊下西洋,而是朝廷有意鬆弛海禁政策,讓他們這些老百姓也跟著喝口肉湯。
既然有這等好事,那誰還不趕緊去有錢的交錢,沒錢的,兄弟們湊湊吧。
於是,就有人湊到了楊佩這個京城著名商人這裡。
喜歡朕要抓穿越請大家收藏:()朕要抓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