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偏向是懷揣著皇帝最大希冀的,誰要是不能滿足主子們的渴望,那麼不但豐厚的俸祿與他無緣,脖子上的腦袋恐怕……也是要和他無緣的。

錦衣衛們平時最清楚的就是這一點。

因此用他們充實起來的東西二廠,也沿用了這樣的觀點。

幸好的是杭州那邊如今正確人手,雖然還是搶破頭,但總歸是有不少人能去的。

而且這些人選的決定權大部分都掌握在高層手中,因此他們藉機拉攏一些後生,繼而豐富自己的臂膀,也是不難辦到的。

聽說北宮文的手下當中,就已經頗有一些願意跟隨他學這學那的人物了,雖然北宮文一的本事當中,有很多在這一時空都用不上——但只要是流傳出來的名頭就都是有人學的,哪怕是什麼阿拉伯語也不會例外。

其實是阿拉伯語,在本市空也是不容小看的,來廣州的那些人當中多半都是波斯和奧斯曼帝國的商人,只有一小撮——其實也就是第一批人——是真正從歐洲那邊晃盪過來的。

所以學習阿拉伯語在本時空是極有用的。

甚至明朝當中的許多官員都有著回族血統的,包括那位曾經七下西洋的鄭和也是如此。

不過,北宮文的阿拉伯語甚至還不如皇帝朱厚照,從他那裡緣木求魚的人雖多,但多半都是要吃別癟的。

當然,帶藝投師的不算。

而那邊最近傳回來的訊息也讓人歡欣鼓舞,他們即將在春天到來之後,就開始第1批招生計劃。

當然這批招生的子弟當中,大部分都是軍戶子弟。

為了參加科舉而報考他們學堂的人並不多。

是的,為了保證生源的質量,穿越者們看似別出心裁的弄出了一個報考制度。

但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大名早就已經出現,甚至根本不能稱之為個例。

就連那些帶藝同事的小學徒們,老師傅也是要看一看他們到底唸到了什麼火候的。

因此這個流程該走的還得走完。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個學堂如火如荼的進行招生的時候,老皇帝別出心裁的又弄出了一樁大買賣。

這筆大買賣和先前的西山佈局有關。

西山距離北京實在太近了,因此即便做出了高爐,老皇帝也生怕出現洩密問題。

不過另外一個地方就沒有這麼大的危險了。

而且這個地方並不是想象當中的海外。

也不是長遠規劃當中的攀枝花。

而是距離京城也不遠的另外一個地方。

開灤!

這是穿越者們為老皇帝又找出來的一個地域店。

這裡在後來有著豐富的煤炭出土。

而且也不會陷入鐵礦短缺的問題。

有了這兩點,一個合格的煤鋼共同體就算有了充分的自然條件。

老皇帝現在已經下令錦衣衛和西廠到那邊去開展相關工作,首先是土地的蒐集,人手的招攬,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保密工作的鋪開。

這一系列手段,老皇帝其實已經駕輕就熟了,不過他還沒有遇見親政,到那邊江地帶去溜達一圈的打算。

因為他的健康狀況似乎還不太穩定,再就是,小皇帝仍然有可能南下,以杭州為大後方,指揮另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開灤的事情,雖然去年也有人提出過。但因為距離偏遠,老皇帝不太放心,所以放棄了。

而西山就在京畿三大營的眼皮底下,甚至連去通州的路都不用跑,老皇帝當然更放心這個選址。

可這造成了一個問題,在前幾個月的時候,老皇帝決心在朝鮮也弄出點動靜來,可沒有被當成重要選址的開灤,自然無法為東北地區的戰略提供充分的支撐。

所以杭州這個海商發起點就顯得重要起來。

恰巧的是,朝鮮方面的相關事宜,在努力了幾個月之後,終於也有了進展。

喜歡朕要抓穿越請大家收藏:()朕要抓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