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但卻是內閣成員重要的來源之一。

明朝時期甚至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說法。

不過,想要入選庶吉士,首先由要透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然後還要參加選拔,以證明自己是擁有某些潛質的。

而且當上庶吉士之後,也並非就直接意味著平步青雲。

因為庶吉士平時的工作是相對特殊的。

首先做為皇帝近臣,初入官場的庶吉士們就要負責起草詔書,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

如此半君如半虎的危險差事,自然就有一些人栽到坑裡去了。

比如,幾十年之後的那位李德章,就被直接打發去看守國庫寶物去了,而且還稀裡糊塗的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火災。

當然他的運氣比較好,一定程度上因禍得福了。

但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當然有實力的人大體是不需要擔心這一點的。

比如說嚴嵩,在二三月份分別結束省試和殿試之後,嚴嵩如同太子殿下所承諾的那樣順利的金榜題名。

而且他還考進了第二甲。

這讓他瞬間成了庶吉士的熱門人選,而他也用自己的實力成功入圍。

只不過,本年度的庶吉士們比較倒黴,除了平常要做的那些工作之外,他們還被要求如同太祖年間的舊例那樣,到6顆和其他衙門以去觀政。

這在以前的幾位皇帝當政時期,原本也是曾經出現過的事情。

王雲就曾經在六部觀政過,並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要不然,老皇帝也不會輕易同意,因為他會擔心這些新鮮措施,會引起穿越者們的格外注意。

但這樣的擔心,在當時還沒有登基的太子運作之下,已經顯得沒那麼重要了,甚至還出現了幾分滑稽詼諧的痕跡。

這一天,嚴嵩等人才剛到翰林院就,聽見幾個管事的老翰林說,所有庶吉士都領到了一個緊急任務,聽說與修著時數有關。

通曉內情的嚴嵩知道這是個藉口。編修史書確實有之,而且翰林院的人也確實有參與,甚至之前就有庶吉士被喊過去幫忙過。

但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真正要去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邊修通間的隱秘所在,而是六部九寺的官營作坊。

這些人要在那裡學習,如何管理作坊,甚至要親身勞動,瞭解相關的工藝流程。

當然這些都是保密的。

為此,錦衣衛的那些刀筆小吏們,還專門為這些清貴的庶吉士們送上了一個藉口:協助編修《歷代通鑑纂要》。

這本大部頭是李東陽和謝遷那兩個老王八蛋主持編修的。

老人家年老多病、體弱眼花,抓幾個壯丁幫一下忙,自然沒有人敢說三道四。

謝遷那邊還好說,李東陽確實早就已經沒有心思翻閱史料了。

只不過體弱多病只是對外的藉口,真實的原因卻讓人匪夷所思。

前些天,他從皇帝那裡,要來了錦衣衛刑訊逼供而得的《明史》和《清史稿》。

明朝人當然是看不到明史的,因為按照兩漢以後形成的慣例。後一個朝代才會去負責修著前朝的歷史。

但不幸的明朝在被穿越者們穿成蜂窩煤之後,自然就有了途徑瞭解五百年之後的事情。

這兩本書都是之前通州行動時繳獲的參考資料。

李東陽和老皇帝都是極為在意的。

甚至兩人還專門在京城郊外找了個莊子,存放那些蒐羅來的書籍,沒事的時候還會偷偷在那裡碰頭,討論書籍當中的內容。

不過那些書籍當中,頗有一部分是用缺胳膊斷腿的俗體字寫成,兩位老人家閱讀起來小有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