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狐狸、基金與股份、紀念碑(第1/8頁)
章節報錯
從駱淑華那裡,太子已經知道,穿越者的學堂,從低到高可以分成好幾個階段。
而每一個階段又可以分為不同的科目。
學生因為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當中,會對自己以後需要的科目進行選擇。
因此,不同階段的學堂,對於科目的分類,又有著逐漸走向細緻入微的要求。
不過眼下,從大明朝最需要的人才來看他們需要成立的學堂,大致應該是解決有無問題的職業學校。
這些學校首先有:負責算賬的會計、負責造船的木匠和其他工人、負責武裝保衛的新式軍隊、負責冶煉探礦的相關人員、以及其他所有能夠用得上的工匠和培養工匠的師傅。
其實這些職業在大明朝都有。
只是他們並不會穿越者的手段而已。
因此明朝政府同時也在考慮,分批次的對這些從業人員的手段進行升級。
不過因為他們年齡普遍偏大,甚至有一些還是從業很久的老油子,因此可塑性較低,所以穿越者們普遍對年輕的學生更感興趣。
只可惜,很多事情並不是他們這群階下囚能夠決定的。
事情之所以會出現變故,主要還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皇帝父子二人促膝長談之後,太子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穿越者的學問普遍還是華而不實,就連穿越者本身也有很多人認同這一點。
所以他們才會認為目前更適合大明的是職業學校,而並非皇帝早有耳聞的所謂大學。
對此皇帝也是認同的,但他極端反感兒子反對建立學堂這件事情。
因此跑去和自己的首首輔大臣李東陽商議。
然而弔詭的事情就出現在這裡。
李東陽身體不好,兩三年之前就開始接連上訴,要求正式退休回家。
但皇帝明知道自己的身體也不好,怎敢輕易放走這位肱骨重臣。
他還想著要把兒子託付給他呢。
但沒想到的是這兩個王八蛋竟然還沒等自己死,就已經勾結在一起了,李東陽也同意太子的意見,堅決反對貿然興建學堂。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態度,是因為上一次突如其來的被捲進那次評判風波之後,實在是受到了太多的驚嚇。
由此他決心好好的研究一下穿越者的相關學問。
剛好皇帝對於這些重臣們也稍微放開了一些限制,允許他們獲取這方面已經被朝廷掌握的一些秘密。
但李東陽不是別人,他的閱歷並不是朱佑樘能比的。
因此,他清晰地意識到穿越者們在造物上面的優勢,並不需要一個皇帝所描述的學校就能夠傳承。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傳幫帶的優良傳統。
工匠們之間更是如此。
這樣他們匯聚起來進行培訓,會打破他們原有的傳統文化。
雖然穿越者們也給出了所謂崗位專利制度、競業限制協議等等五花八門,連李東陽都有些弄不明白的小方案。
但這位當朝首輔還是決定,應該讓穿越者們先進行手藝的最佳化,等出成績了再退而廣之。
這是一個典型的老官僚的思想。
保守的保險策略。
但卻意外的贏得了某位少壯派的支援。
這個少壯派不是別人,正是時年15歲的太子殿下。
皇帝對這件事恨得咬牙切齒,甚至一度認為自己無言再見盧姑娘。
不過盧姑娘倒是好不容易大度了一回,他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