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荷隔三差五的就讓人給陳家送東西,名義上是感謝陳應舟和蘇糖的救命之恩,其實就是變著法的想彌補他。

蘇糖覺得這個沈荷未免太大方了些,感謝一次兩次還行,可這一次又一次的,難免讓人猜測她的意圖。

年底的時候陳奶奶覺得總是收人家東西過意不去,特意讓陳應舟和蘇糖買些東西給沈荷送去,雖然她富裕可能看不上這些東西,可總歸是一點心意。

兩個人按照沈荷留的地址找到她家的時候,沈荷不在家,開門的是她的母親,老太太個子不高,但精神頭不錯,一聽說是沈荷的朋友,熱情的招呼兩人進屋。

可沈老太太看到陳應舟時,明顯的愣了愣。

蘇糖看得清楚,心想這家人怎麼回事,一個兩個的怎麼都這個表情,就跟沈荷第一次見到陳應舟時的反應差不多?

都是一臉驚訝,欲言又止。

陳應舟和陳海川長得太像,沈老太太一想到這,整顆心都提著,給倆人倒了水以後,立馬去書房把老頭子喊出來。

老爺子跟老伴一樣,看清陳應舟的長相後也是有些愣怔,但很快恢複神情,簡單的跟陳應舟聊了幾句。

天底下竟會有這麼巧的事?

沒一會兒沈荷回來,見他們倆過來別提多開心,拉著倆人聊了好久,陳應舟現在對沈荷的態度也不像之前那麼抗拒,在他眼裡,沈荷單純只是對他心存感激,所以才會對他這麼熱情。

自從陳海川傳來犧牲的訊息後,老兩口這麼多年還從沒見過沈荷有這麼開心的時候,雖然她平時也會笑一笑,但那笑容大多不是發自真心,只是機械化的表情而已。

兩位老人活了一輩子,很多事情一看就透,很清楚沈荷對這孩子的感情不一般。

等蘇糖和陳應舟離開後,兩位老人立馬詢問到底怎麼回事。

起初沈荷並沒打算告訴他們實情,只說這兩個孩子救過她,可兩位老人說什麼也不信,沈荷無奈之下只好實話實說。

兩位老人的震驚程度不亞於沈荷當時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沈老太太握著沈荷的手都在顫,聲音哽咽道:“傻孩子,那你為什麼不和他相認?”

沈荷淚流滿面,再也忍不住,抱著她失聲痛哭。

良久,她平複心情,啞著嗓子說道:“媽,我哪有臉跟他相認?相認之後要說什麼?讓她喊我媽嗎?我不配啊!我不配當他媽媽,與其讓他知道真相後恨我,不如我遠遠的看著他,直到他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知道他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沈老爺子嘆了口氣,沒說什麼,轉身回書房。

當媽的到底心疼姑娘,沈老太太抹了抹眼角的濕潤,沒再說什麼,既然這是沈荷的決定,她也只好尊重她的決定。

————

過完年沒多久就是陳應舟的生日,十九歲的陳應舟長高了,也壯了,整個人也開朗了,只是曾經那個滿臉陰鬱,渾身是刺的少年,偶爾還會出現在蘇糖的腦海裡,讓她忍不住心疼。

陳奶奶給他煮了長壽面,還臥了兩個荷包蛋,小時候家裡不富裕,一碗麵條都是奢侈,吃著面條,陳應舟的心也暖了。

奶奶和蘇糖,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在他十九歲生日的時候,都陪在他身邊。

他在心裡默默許願,希望滿天神明保佑,以後年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