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忙碌起來,時間就會過得特別快。

眨眼之間,便已到了十月底。

李瑁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並不多,必須儘快拿下劍南,才能更好的應對很有可能即將到來的亂局。

所以他不敢有絲毫鬆懈,每天清晨起床,便在空空和蘇曼莎的“監督”和“幫助”下練功一個時辰。

除此之外,李瑁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思考。

思考怎麼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劍南道的控制權,然後開始自己的改革,將劍南道變成自己的根據地。

之前在三州七縣的實驗,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可惜那時沒有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以至於三州七縣很快又重新回到了褚明義的手中。

但均田地,薄稅賦的種子,已經埋了下去,只要自己再次站到劍南道權力中心的舞臺之上,就一定可以取得成效。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搗黃龍,拿下褚明義,然後取而代之。

手裡捏著李隆基經略劍南的聖旨,又有著劍南節度使和益州大都督的名分在,完全沒必要把劍南道打個遍。

先搞定褚明義,再適當的秀一秀肌肉,應該就差不多了。

但前提是,一定要有肌肉可秀。

肌肉也並不僅僅只能是武力,還得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或者說,經濟實力和武力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火槍大炮的研發已經上了軌道,三千羽林也在進行著針對性的訓練。

韋昭訓是個很靠譜的將軍,練兵更是他的強項,這一點,不用李瑁太操心。

所以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對這隻軍隊的裝備提升之上。

火槍和大炮,必須儘快造出來!

肖納的手藝的確沒得說,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個中好手,再加上突然對鑄鐵產生了極大興趣的李嗣莊,但事情仍舊不怎麼順利。

原因很簡單,李瑁的要求實在有些高。

他並不滿足於火繩槍這種最初級的熱兵器,他想要更高階的貨色。

至少也得是燧發槍的級別,才能保證即便是在以少打多的情況下,還能起到降維打擊的效果。

燧發槍的原理十分簡單,難點在於生產撞擊式燧發槍必須要用到的彈簧。

肖納帶著兩個兒子和李嗣莊在李瑁的指導下嘗試了許多次,始終沒能做出合格的彈簧。

這讓李瑁很是苦惱,半個月造出火槍大炮的計劃,搞不好就要因為造不出彈簧而無限期的推遲。

又是一天清晨,李瑁練功完畢,正在責怪蘇曼莎用力過度,害得他險些險些沒能把持的住,平白流了不少鼻血的時候,元方回來了。

比預計的時間早了兩天。

唐誠果然跟著他一起來了,李瑁立刻便舍了蘇曼莎和空空,拉著元方直奔青雲觀。

槍炮固然重要,但火藥同樣重要,若是能借唐誠之手製出威力更大,穩定性更高的火藥,那也是對自身實力的巨大提升。

到得青雲觀略顯寒酸的前殿,便看見了三張熟悉的面孔。

唐倫、唐昊和唐然也都跟著一起來了。

在他們身前,還站著一箇中年漢子,身材不高,面板黝黑,五官也沒什麼特色,乍一看,就跟個老農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