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張暐!

不是說他和趙麗妃、前太子是一夥兒麼?

怎麼又成了李林甫的殺手鐧了!

這傢伙到底什麼情況?

李瑁懷著疑問回到大理寺審訊堂時,姚元從已經審完了石正。

結果不出所料,和範金福一樣,一頓板子下來,這傢伙就把什麼都招了。

欺行霸市、收受賄賂、縱兇傷人……

各種罪名加在一起,這兩人兒是翻不了身了,對於這種小角色,沒必要太上心,依律懲處也就是了。

李瑁看中的,使他們供出的另外那些人。

在這其中,除了李嶼之外,最為關鍵的一個便是刑部侍郎付榮,此人乃是現在留守東都洛陽的刑部尚書崔隱甫的得力臂助。

而崔隱甫,又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之前的宰相張說,便是被他兩人聯手彈劾,最終落了個罷官致仕的下場。

若是能從付榮這裡動到崔隱甫的頭上去,李林甫必然要受牽連。

姚元從自然是不敢牽扯到那個程度的,到了付榮、崔隱甫那個級別,弄不好就會把他自己也給坑進去。

但李瑁可不會為他考慮,不過現在這些事都已經不需要李瑁自己去做了,只要把訊息放出去就行,他現在關心的,是張暐和王琚。

而姚元從,便是打聽張暐的絕好目標。

仔細記下石正和範金福的供狀之後,李瑁便又拉著姚元從去了酒肆。

到得包間,直接開門見山:“姚寺卿,那個張暐的事情,你給本王細細說一說,本王也好早做準備。”

姚元從不疑有他,立時便開啟了話匣子。

“殿下,這個張暐,出身清河張氏。景龍初年,曾為銅鞮令,家中豪富,頗有資產,年輕時豪爽好客,結交了許多三教九流的朋友。”

“當今陛下便是其中之一,景隆元年六月,陛下靖清內難,升為皇太子,這張暐便成了太子宮門大夫,與姜皎、崔滌、李令問、王守一、薛伯陽等人皆為陛下的得力臂助。”

“先天元年受太平公主之讒,張暐被流放嶺南峰州,直到太平公主事敗被誅,張暐方才回到長安,任了大理寺卿。”

“那個時候,他可是榮寵至極,到開元二十年,他以張美人、趙麗妃先後辭世,心中悲痛,且自己又年事漸高為由,辭去一切官務,離京遊歷。”

“在他離京之後,李相便嶄露頭角,節節高升,一年半前,時任大理寺卿的張煌犯了事,被李相拿住把柄,生生逼得辭官出走,下官這才接任了大理寺卿一職。”

“遙想當初,若是張暐還在長安,那張煌是絕不會那麼輕易便就範的。”

“張暐離開長安時已經七十有八,下官還以為他定會客死途中,不曾想……不曾想他竟回來了!”

“殿下,這老東西不但在陛下心中分量極重,於廟堂和江湖也都有不小的影響,他若回京,再跑到陛下面前哭訴一番,下官怕是要遭池魚之殃啊!”

聽到這裡,李瑁便皺了皺眉頭:“這個姚寺卿不必擔心,本王自會有所安排。”

姚元從立時大喜:“多謝殿下。”

“我再問你,王琚此人,你又瞭解多少?”

姚元從立刻答道:“王仙君和張暐乃是莫逆之交,當今陛下還是臨淄王時,他們二人便已和陛下交好,說起來,王琚所得的榮寵,可是比張暐還要多得多!”

“那他現在在哪兒?”

“頂了個右庶子的虛名,實則賦閒在家,每日煉丹修道,不問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