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時間並沒有太久。

約莫半刻鐘功夫,李瑁和李隆基就再次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老少二人,言笑晏晏,那叫一個父慈子孝。

此番情景落在眾人眼中,自然也是心思各異。

歡欣鼓舞者有之,自哀自憐者有之,憤懣難平者亦是有之。

箇中滋味,難以言表。

再次落座之後,李隆基便發話了:“琦玉莊殘害百姓,嫁禍壽王,實在可惡,這等惡人,不可不糾。”

這就算是給琦玉莊的案子定下了基調。

惡人是有的,但跟壽王李瑁沒關係,他是被陷害的。

“壽王李瑁,聰穎明睿,知節守禮,命其代朕主理此事,眾卿當全力輔之!”

不是單純的讓李瑁當這個主審,而是“代朕處理”!

這可又不一樣了。

換言之,接下來這段時間,只要是跟琦玉莊有關的事情,李瑁說的話,那便是聖旨!

李林甫樂得喜笑顏開,當先拜倒:“臣領旨!”

他這一帶頭,與他親近的朝臣也都齊齊拜倒在地:“臣領旨。”

非是他這一系的人,也知道大勢如此,這會兒冒出來唱反調,實屬不智:“臣領旨!”

裴耀卿、王維和顏真卿縱使心有萬千不甘,卻也只能俯首:“臣領旨!”

李隆基便又笑道:“瑁兒,朕既將此事交給了你,你便放手去做,但你也要適可而止,不要攀扯太廣,牽連過深。”

眾人聞言,心頭又是一驚。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他,攀扯可以,牽連也行,只要別太過分就好。

看來陛下已經決定要立壽王李瑁為太子,這就開始為他掃除障礙,鋪平道路了。

更過分的是,陛下居然讓他自己來幹這件事兒!

那還不是順瑁者昌,逆瑁者亡?

聽了李隆基的吩咐,李瑁也是笑呵呵的起身領旨:“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把這事兒辦得漂漂亮亮的。”

“嗯,父皇相信瑁兒,瑁兒大膽去做便是。”

“多謝父皇信任!”

“瑁兒深得朕心,值此信任!”

“父皇英明神武,該我大唐有此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