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蟬鳴不止。

白衫青年立在院中的大槐樹嚇,有些心煩意亂。

河西大捷,本是舉國歡慶的大喜事,他卻怎麼也不高興不起來。

自張九齡被罷相貶黜那一刻起,因得了他的舉薦方才入京為官的王維便已做好了歸老田園的準備。

卻不料數日之前,裴耀卿忽然找到自己,聲稱有法子扳倒李林甫,迎回張九齡。

接下來,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頻頻發生,琦玉莊一事在長安的大街小巷已經傳得人盡皆知。

他的心頭也升起了一絲剷除奸相,匡扶社稷的豪情壯志。

萬沒料到,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捷報傳來,陛下一道聖旨,自己就成了監察御史,不日便要奔赴涼州,勞師慰軍……

“兄長可是在為西行之事發愁?”

王允之的聲音在背後響起,王維便是一聲低嘆,轉過身去:“明日便要對那奸相發起攻訐,我卻在此時要遠去涼州,豈能不愁?”

“兄長不必擔憂,不是還有裴相在此主持大局麼!”

“唉……裴相剛正,又精擅漕運工事,但若論朝堂之爭,差奸相遠矣,為兄實在是擔心他又著了那奸相的道啊!”

王允之便又笑道:“兄長此慮,也有道理,但兄長莫要忘了那李白,此事從頭到尾,都是他在謀劃策動,裴相和我們只是從旁配合,明日大朝之後,他定然還有妙招。”

“李白……”王維默唸一聲,隨即露出些許神往,“說起來此人應與我一般大小,真想見上一見啊。”

“兄長放心,待兄長歸來,那李白定然已是朝中良臣,屆時還怕沒有機會與他把酒言歡麼?”

“話雖如此,但我實在不放心,茲事體大,允之有沒有什麼法子能讓為兄在離京之前與他見上一面?”

“兄長既有此意,允之盡力而為!”

…………………

便在王維憂心忡忡之時。

尚書左丞府內的裴耀卿也是眉頭緊鎖:“訊息確定了?當真是王維?”

中年漢子躬身點頭:“聖旨都已經到了,王拾遺只怕剋日便要啟程遠赴涼州。”

話音落下,裴耀卿便是狠狠一拳擂在桌上:“定是那李林甫從中作梗,趁機調走王維!”

“相爺,咱們現在怎麼辦?”

“哼,陛下今夜不是要在花萼相輝樓大宴群臣麼?那咱們就提前發難,泰元,聚齊人手,通知顏真卿,不必等到明日大朝,今夜便在花萼相輝樓扳倒奸相!”

汪泰元眼中立時現出數道精光:“屬下領命!”

…………

與此同時,壽王府內,李瑁覺得自己的運氣似乎好得有些過分了。

元方果然沒有向武慧妃透露實情。

而且梅花內衛當年居然並沒有被連根拔起,而是在第一時間隱入了地下,除了長安、洛陽兩地,大唐十六道,處處都有他們的暗樁!

雖然已經大大萎縮,但搞搞情報工作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甚至是暗殺活動,只要目標不是李隆基這種級別的,成功率恐怕也是不低。

關鍵在於,這都三十年過去了,他們對武氏一族依舊忠心耿耿!

像這樣的人,只要用好了,那絕對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

這對李瑁而言,簡直就天上掉下的一塊大餡餅,這運氣也真是沒誰了。

但心頭卻總是有股不詳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