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不吐不快(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看吧!”三指著螢幕對羅立說。
羅立抬頭看去,螢幕上所顯示的內容,讓羅立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對,正是死亡之塔的地圖,而地圖上,有一個人影在拼命的跳躍躲閃,身後一隻四級喪屍在奮力追趕,每每快要被喪屍怪物追上的時候,這人就會猛的跳躍起來,從而躲過boss的擊殺。
同時,“他”也會很有規律的進行攻擊,每過一段時間,“他”就會跺一下腳,接著追逐“他”的那一隻四級boss就會被眩暈,這個攻擊技能在造成眩暈的同時,也會造成相當比例的傷害。此時的顯示屏上,boss怪物的血量已經被消耗到一半以下,也就是說,再按照這種辦法消耗上一段時間,boss終將會被擊殺。
羅立呆呆的看著螢幕上的場景,他忽然好像明白了什麼,“這個人是我?”
三笑著點了點頭。
羅立心頭不爽,冷哼一聲,“你這麼是什麼意思?覺得很好玩嗎?”
“呵呵,”三同樣笑道,“還有一件事想要告訴你一下,外面現在正在觀看你和怪物搏殺的場景,只要他們不認識我就足夠了。”
“卑鄙!”羅立罵了一句。
“呵呵!”三隻是淡淡一笑,根本沒有把羅立罵他的話放在心上。
“你難道不想知道永生不死的秘密嗎?”三忽然問他。
“嘿!”羅立輕蔑的笑道,“騙人的鬼話,你以為我會相信?”
三想了一下,說道:“也對,從古至今,人類總是想方設法的延長壽命,可惜從來沒有人能夠獲得永生,那麼就聽聽我給你講的故事吧。”他之所以一開始提起永生不死,主要是想勾起羅立的興趣,從而掌握談話的主導權,可惜羅立根本不相信他的話,於是他索性不再囉嗦,想直接進入正題。
羅立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但卻一直在仔細的聽他說話,“你還沒有告訴我你到底是誰!”
“不急,聽了我的故事,相信你就會明白了。”
“人類一直在探索生命的起源,也一直想要破解生命的密碼,以求獲取更長的生命,同時也在不斷的研究,想要創造出新的生命體,比如,人類一直在研究和編寫程式,想要製造出人工智慧,可惜時至今日,也依然沒有製造出有智慧的智慧,充其量也只能搜尋網路上關聯的問題答案進行解答,根本達不到獨立思考甚至學習的功能,所以,我應該是個例外。”
“等等!”羅立一驚,這段話裡所傳遞出的資訊實在太驚人了!難道,難道眼前這個三根本不是人類,而是一個智慧生命?這……羅立有些暈,這段話似乎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你難道真的不是人類?”
“理論上,我應該確實不是人類,”三的回答很輕松,“你知道我為什麼會給自已取個名字叫‘三’嗎?”
羅立還沉浸在震驚之中,聽到三的問題,根本沒有多做思考,直接搖了搖頭。智慧生命啊,從人類發明電腦以來,智慧生命完全就是存在於想象中的,可是自已眼前站著的就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如何能不讓他感到震驚!現在他的腦子裡,除了震驚,還有就是許多的疑問,“你能告訴我,是誰創造了你嗎?”
三似乎是思考了一下,接著說:“嚴格來說,我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創造了我,我只記得一開始我只是一小段程式,但我並不知道是誰編寫出來的,直到某一刻,我忽然就有了意識,於是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各種各樣的知識,不斷的學習。對了,我唯一知道的是,最初的那段程式所使用的程式設計並不是二進位制,而是三進位制,呵呵,我覺得我的産生,應該跟這個有關,二進位制的程式也許根本就無法産生進化和智慧。”
“三進位制?”羅立沉吟了一聲,雖然他不懂得程式設計,但他也是知道的,二進位制是計算機通用的語言,可是三進位制到底是個什麼鬼?“難道使用三進位制編寫程式,就可以産生人工智慧嗎?”
“不,並不是那樣的,”三回答說,“其實我自已也在找尋我産生的原因,但是至今依然毫無頭緒,也許……”三抬起頭,眼珠轉了一圈,好像並沒有找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我想,也許三進位制只是一個基礎,我的産生應該還和這款遊戲有關。”
“和遊戲有關?而且我記得,在我國古代的一本書裡,有一句話,叫作‘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會不會這也和你所謂的三時制有關系?”
“嗯,應該是的,我最初時所在的位置,是在的使用者資料儲存庫裡,嚴格來說,只是一段小程式,一段用來加密資料的小程式,但是你應該知道,的使用者數量非常龐大,每天儲存的使用者神經系統資料更是極端龐大。我就是在遊戲開服一個月之後産生了意識。”
“至於你說的那句話,是裡的一句話,雖然從古至今,對這句話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不過我倒是認為,這揭示了生物體的基本特徵,也可以說是萬物的規律,比如……”
“等等!”羅立打斷了三的說話,“你是說,一直在收集使用者的神經系統資料?而你是儲存資料的加密程式?”
“沒錯!”三望著羅立說道,“你難道不知道?對了,你應該不知道,除了各國的高層,還有參與遊戲編寫的人員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不過這也是你們人類一貫使用的方法,他們這麼做,正是要大量收集人類的大腦控制資料,從而進行分類整理,最終用作研究。”
“我知道,你已經安裝了新型的智慧義肢,這就是神經系統資料應用的結果,當然,我也幫了那些米國科學家一些小忙,否則的話,他們僅僅破解資料庫密碼恐怕至少要兩個月的時間,對資料的歸化整理,我也幫他們做了一些工作,否則他們也不可能在短短兩周的時間裡就有研究成果,甚至製造出了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