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對鄭氏道,“老夫人,銀耳蓮子羹煮好了,丫頭們端去聽風亭了。”

聽風亭是寧國公府的一處亭子,本也沒什麼稀奇的,可因為是建在湖泊上,周圍附近種的又都是些旁人沒有見過的花草,就在京城就出了名。

每個人來了寧國公府,勢必要去亭子裡坐坐,以後也好多幾個可以顯擺的談資。

王嬤嬤一說,幾個婦人當即喜形於色,巴不得馬上起身過去見識見識人人都稱贊的聽風亭有什麼了不得的,但她們為客鄭氏為主,再怎麼想去也只能壓住性子,等著鄭氏開口。

鄭氏笑著對幾人說,“諸位姐姐妹妹先去著,我得去安然那裡一趟,稍後就來。”

“那也好,我們就在亭子裡等著老夫人,老夫人不來,我們便是不走的。”

“就是,非要拉著老夫人與我們一道說說話不可。”

幾個婦人說說笑笑的,由王嬤嬤領著出去了。

長孫氏本也是要跟著出去的,只是才站起身子,腳還沒有跨出去就被莫氏拉了回來。

待人走遠,屋子裡安靜了,長孫氏才問,

“可是然小姐那裡有什麼不妥?”

寧國公攏共只有兩個女兒,另一個女兒寧歡早就出嫁了,府裡就剩下寧婕,寧婕輩分大,但年紀小,所以都是稱呼一聲然小姐的。

長孫氏和鄭氏從未出嫁開始就是手帕交,到老了關系還是一樣的好,說起話來沒那麼多講究。

待金鈴銀鈴退下,鄭氏也就直言不諱了。

說,“安然那裡好好的,能有什麼不妥,我是想給那位找門親事。”

鄭氏不喜歡寧綰,在熟識的人面前,都以“那位”來代替寧綰。

長孫氏一愣,“老夫人是想在我們府裡找個人選?”

莫氏接過話茬,“楚府子弟眾多,論人才和品性也是頂好的,要是我記得沒錯,有個孩子正在國子監作功課呢。”

“咳~”長孫氏無奈的笑了笑,“這事兒怕是不成。”

“怎麼還能不成?”莫氏甩了一把手裡金絲鑲邊的翠竹花紋手帕,酸溜溜道,“莫不是因為老夫人與阿姐走得近,眼界兒高了,認為寧國公府的大小姐還配不上楚府的公子?吃撐了還會撐著,人心不足就不怕撐死。”

這莫氏就是個仗勢欺人的,仗著和鄭氏的關系,平日裡說話從不把關,想到什麼說什麼,趾高氣昂的,頗有用身份壓人的意味。

被人諷刺,長孫氏心裡不高興,但礙於莫氏是鄭氏的弟媳,不好發作。

鄭氏八面玲瓏,自然不喜歡莫氏這樣眼高手低的模樣,也是看在弟弟的面子上不與她計較。

此刻,只是瞪了莫氏一眼。

莫氏抿嘴,識趣兒的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