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方華就從不算太溫暖的被窩裡爬了起來,昨天晚上趙雲離開後,方華向系統做了詳細的詢問。

系統這次給他的身份是系統改動過的,在他參與了長社之戰之後,他的個人標簽在這個位面的三國世界中已經被深深的烙下。

所以當他不在的期間,系統會將這個人物一直維持下去,雖然說沒有什麼大的、令人驚喜的表現,但是也會中規中矩活著。

要是他將三國系列任務做完,或者因為系統的等級過高,三國系列任務不在重新整理,那麼在這個位面他這個人物將會選擇退隱,生活於白山黑水之間。

這種形式是全部任務通用的,尤其是在系統升級到三級後,他將會有選擇的權利,如果他還想回到三國或者別的時期做任務,那麼他就可以花費一筆積分來自主選擇。

到那個時候,他就可以主動的將某個時期的系列任務全部完成,當然之前做過的任務將不會再次出現,而且他再次出現的時間也只能前移不會推後。

比如說他現在這個任務是三國時期的諸侯伐董,也就是公元190年,他如果以後再想繼續三國系列任務,那麼他出現的時間將會在190年之後,不會是190年之前。

所以方華在這個系統選擇亂入的三國時代從184年至190年,這六年的時間一直在洛陽為官,並且他已經是皇甫嵩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

公元189年董卓入主洛陽掌控了全部朝政,皇甫嵩等老臣不甘心漢室大權旁落,一直在密謀除去董卓。

但是董卓手下精兵強將無數,再加上這個家夥對自己的保護極為嚴密,皇甫嵩等人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下手。

既然內部不能得手,那就只好藉助外力,皇甫嵩找到了自己的老友盧植,兩人商量一番後,皇甫嵩讓方華拿著自己和盧植的信投奔了已經是奮武將軍的公孫瓚。

而公孫瓚在方華到來後一直非常熱情,公孫瓚是盧植的學生,對於老師給他推薦過來的人才,那是重視非常。

但是方華也一直沒有明確表示要投在公孫瓚的門下,這次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公孫瓚手下的幾員大將都沒有跟來,唯一被公孫瓚帶在身邊的就是方華。

在路上他們又遇見了和公孫瓚為同門師兄弟的劉備,這才組成了公孫瓚的這支討伐董卓的軍隊。

現在方華和公孫瓚是一種合作不像合作,屬下不似屬下的怪異關系,不過有了這層關系方華做一些事情就很方便。

比如他今天要做的一件事情,早上一起來方華就直奔公孫瓚的大帳,進入大帳後方華禮節性的問候了下公孫瓚,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那就是他想把趙雲調入自己的麾下,方華現在指揮著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但是白馬義從不可能成為他的心腹手下。

公孫瓚可把白馬義從當成自己的眼珠子,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他都不能完全信任。

而方華也有自己的心腹手下,就是當初他從洛陽帶著一起投奔公孫瓚的300人,這些人可都是皇甫嵩的老部下,方華走的時候皇甫嵩就把這些人交到了方華的手中。

而方華想要把趙雲調入的就是這300人中,公孫瓚聽完表示方華就是小題大做,只是想要自己的一個親兵頭領而已,方華還親自跑一趟太沒有必要了,只要派人來跟自己說一聲就可以了。

方華知道這個是公孫瓚在安撫自己,畢竟自己昨天給公孫瓚掙得了天大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