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2/2頁)
章節報錯
姜子牙呆瓜了!
眾人均想:“這明王姬考這是哪來的自信,只用六千人就敢繞道去打青龍關,要知道聞太師雖亡,但殷商到底是有幾百年的底蘊,家底豐厚,有大批良將可用,那青龍關總兵張桂芳縱然已經身隕了,但其關隘的守軍乃是張桂芳一手調教出來的,不容小覷。”
姜子牙到底狠不下心,還想再勸上一勸,豈料旁邊的武王姬發早他一步發話了。
姬發一臉動容的說:“大哥有如此雄心壯志,二弟我自愧不如,但僅憑六千士卒怕是難以攻克青龍關,吾雖有難處,但也願意擠出四千精銳交予大哥,湊足一萬之數,再行討伐無道昏君。”
好家夥,手握三十幾萬大軍的姬發,撥四千人去幫助姬考,還說得好像是千難萬難,從牙縫裡擠出來的一般,這讓眾人不禁大開眼界。
此時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了,武王姬發有意要讓明王姬考前去送死,不然他怎能名正言順的當那西岐之主。政治上本來就是如此,勝利者為王,失敗者為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斷無和平共處的可能。
於是乎,看清大勢的眾大夫,齊齊倒戈向了姬發這邊,無人上前勸阻。
姬考早料到了會是這般情況,但他心中早有謀劃,不計較這短暫的榮辱,還笑著回應道:“那就多謝二弟了,你我兄弟齊心,定能推翻無道昏君。”
兩人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樣,感情都是實力演技派!
既然約定好了分兵出擊,總要有一兩個拿得出手的大夫跟隨姬考一起去吧,不然天下人會怎麼看待此番分兵。
身為首相的姜子牙向眾大夫問曰:“不知哪位賢能願意隨明王殿下一起出徵。”
一片沉默……
姜子牙臉上有些過不去了,又問一遍:“不知哪位賢能願意隨明王殿下一起出徵。”
還是一片沉默……
眾大夫誰都不傻,明王姬考此去,兇多吉少,那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就算這個雞蛋特別硬,那也碰不過石頭啊!退萬步說,倘若明王僥幸打下了青龍關,那他也依然爭不過羽翼豐滿的武王,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故而誰都不願意跟隨姬考出徵。
這下子不但姜子牙老臉掛不住了,甚至連武王姬發的臉色都有些難堪了,反觀明王姬考則是一臉平常,彷彿此間說的事與他無關一樣。
姜子牙怒曰:“在座的諸位都是世間賢能,平日裡把忠君愛國說得頭頭是道,怎地到關鍵時刻都默不作聲了,莫非全都變成了啞巴不成。”
話音剛落,一個聲音從旁邊響起:“在下不才,願意隨明王殿下出徵,討伐青龍關。”
眾人循聲望去,不由得都吃了一驚,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那手握財政大權的上大夫申公豹。
要說申公豹這些年裡,在西岐混得是風生水起,手握財政大權,改革弊端,使得西岐財力翻了數倍之多,加上他能言善辯,交際甚廣,西岐的大夫們都受了他的好處,是以人人與其稱兄道弟。再者,申公豹和姜子牙雖然各輔一主,但不影響其私交,兩人多年的友情不但沒有減退,反倒是更勝從前,連姜子牙的兩個兒子都拜申公豹為幹爹,他倆的事跡,經有心人一傳播,竟然變成了一段佳話,為世人所共知。
見申公豹主動站出來“背鍋”,姜子牙大驚失色,急忙暗示說:“此事非同小可,賢弟還是考慮清楚再說。”
武王姬發也勸道:“上大夫掌管財政事務,豈可輕出,還是換別人去吧。”
平日裡受了申公豹許多好處的大夫們也紛紛勸他再考慮考慮。
只見申公豹大義淩然的說:“明王出征,豈無重臣相陪,臣雖愚鈍,但也願效犬馬之勞。至於財政一事,可交由宜大夫宜散生)負責。”
眾人聞言,不由得為之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