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焉能不知自己的窘境,他以前使用虎魄刀對敵,都是幾下子就解決了對方,故而從未有現在這般反噬其主的情況出現。眼下繼續使用虎魄刀對敵,多半會因為反噬效果,輸掉爭鬥。但若不用虎魄刀對敵,那也同樣是一個輸,只是時間長短罷了。

就在蚩尤還在進退兩難,猶豫不決之時,黃帝突然祭起一物,此物見風就長,瞬間變成了一座大山般,朝著蚩尤頭頂砸去。這正是以前謝天虎賜給廣成子的板磚金磚法寶),戰前廣成子將它借給了黃帝,還叮囑他尋得機會,用此法寶偷襲蚩尤,定能建功。

果不其然,板磚來勢之猛,根本就沒讓蚩尤有機會反應過來,直端端的砸在了其頭頂。

“轟~~~~”

山搖地動,連遠處觀戰的眾將士都震得東搖西晃。

蚩尤被這一砸進了土裡,灰頭土臉的,手中的虎魄刀也跌落一旁,勝負已分。

“人皇陛下萬歲~~~~”

黃帝大軍的喝彩聲不斷,直沖九霄。而蚩尤大軍則滿是失望之色,他們怎麼也沒料到,戰無不勝的蚩尤會輸給公孫軒轅這個小兒。

饒是這樣,蚩尤還在死鴨子嘴硬,他說道:“吾乃不滅金身,非是你等小兒所能傷害的,有本事就來試試。”

軒轅黃帝也不手軟,手中軒轅劍一劍揮去,直奔蚩尤的項上人頭。

想這軒轅劍的前身可是大名鼎鼎的屠巫劍,這屠巫劍就是為了對付巫族而煉製成的,別說是一個大巫,就算祖巫來了,一樣要被其所傷。

果然,只一劍,蚩尤的頭顱就和他的身軀分了家,頭顱上的兩只大眼睛鼓得像銅鑼一般,似乎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軒轅黃帝順勢招降了九黎殘軍,將他們歸為自己部落的一員。又命人將蚩尤的頭顱和身軀分別埋在兩個地方,用來鎮壓天地間的邪氣。

至此,東勝神州的人族紛紛臣服於軒轅黃帝,承認他為人族共主,東勝神州人族出現了大一統的局面。

人族經過此次大戰之後,軒轅黃帝更是結束了部落聯盟時代,以建國,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裡,五裡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總有九州是為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荊,重定國都,以冀州為九州之中心,是為國都。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共一百二十個官個官位管理國家。風後、力牧、常先、大鴻、倉頡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

軒轅黃帝做完這一切,他的泰皇之位也算是穩當了,只是還有一個難題令黃帝有些為難,那就是旱魃的去留問題。

眾所周知,旱魃在平頂九黎之亂中可是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和平時期,她的危險還也顯露出來了。只要是旱魃所到之處,皆大旱,草木枯死,河流為之斷絕。

有道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黃帝治下的百姓可不管旱魃以前有多大的功勞,他們只希望旱魃能走得遠遠的,不要來禍害自己部落就行。

軒轅黃帝可是個重情重義的人皇,他怎會趕旱魃走,為了平息族人對旱魃的指責,他還收旱魃為義女,想透過這樣來平息事端。可事與願違,人族族人不但沒承認旱魃為黃帝義女之事,還悄悄商量著等黃帝飛升火雲洞以後,就將旱魃趕走了事。

黃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找師傅廣成子來商議,想讓廣成子將旱魃帶回昆侖山聖人道場去修行,這樣的話也算是個圓滿的結局。可廣成子哪敢將旱魃帶回昆侖山玉虛宮啊!元始天尊素來看中根腳、資質,鐵定是看不上旱魃的,若是自己將她帶回去,不被罵得體無完膚才怪。

廣成子想了許久,想黃帝建議道:“不若去請夔牛道人來商量一二,看他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黃帝想了想,也覺得不錯,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嘛!於是派人將夔牛請來。

不多時,夔牛來了,他那大嗓門老遠的就傳入帳中。

夔牛:“人皇陛下,老牛正要找你商量一事……”

手機使用者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