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儀作為黃巾軍的老將,數年前大賢良師張角起義之時,他就是黃巾軍的首領,對於戰陣之事,他可不是白丁。

這不大軍在抵達柳水河畔時,他當即對先鋒大將楊大河吩咐道:“你部立刻扼守石橋,多布柵欄,弓箭手備戰,以防漢軍趁我軍立足未穩之際襲營。”

“諾。”楊大河飛馬領命率軍而動。

“傳令左右各營,注意外圍巡視防備,後營立刻構築營寨,吾要在太陽昇起的時候,讓城內的漢軍看到,一座堅固的營寨,屹立在城外。”

馬背上的何儀,個頭雖然不高,但卻健壯敦實,手持大刀的他,一聲怒吼,紛亂的大營,一萬七千人馬,卻皆被他的一聲怒吼給震了一下。

很快,徐晃便率領一千人馬,前方兩百重步兵在前,後方三百弓箭手,五百長槍兵護衛兩翼,高舉著火把,在戰鼓聲之中,浩浩蕩蕩殺出了城門。

面對徐晃統率的漢軍進攻,何儀並未所動:“告訴楊大河,務必扼守住柳水河石橋,敵人來攻,弓箭反擊,敵人撤退,不可貿然出擊。”

對於漢軍連夜來攻,何儀卻不由笑了起來。

“大帥,漢軍來攻,我軍理當反擊,為何還下令不可出擊?”

何儀帳下將領驚訝的問道。

“這不過是漢軍的疲軍之計,不用管它。我軍一路行軍疲憊,自當好好休整一晚,明日再一舉蕩平西平,豈不美哉?”

何儀見手下疑惑,不由頷首笑道。

“大帥英明。”

眾將聞言,皆一副佩服的表情恭維道。

然而讓何儀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鎮守石橋之上的楊大河,雖然率部扼守不出,但石橋可不是險要之地,區區幾百士卒,豈能擋得住徐晃的兵鋒。

面對黃巾軍堅守石橋不出,徐晃策馬在軍陣前喊道:“弟兄們,敵人就在你們的面前,立功的機會到了,現在隨我殺上去,奪下石橋。”

徐晃說罷,翻身下了馬背,把手中的斧刃槍插入馬背上的槍套後,他當即拔出腰間的環首刀,揚聲吼道:“重甲士卒的弟兄們,隨我出擊。”

“出擊!”

徐晃帳下可是有二百身穿筒袖鎧的重甲士卒,這些士卒人人手持鋒利的環首刀,背上揹著堪堪可以覆蓋背部的圓形藤盾。

這種藤盾雖然輕巧,但卻十分堅韌,最適合重步兵廝殺使用。

當衝進敵陣之後,士兵右手持刀,左手持藤盾,可攻可守,絕對是戰場上的殺器。

在徐晃的親率之下,二百重步兵,在後方弓箭手的掩護下,槍兵高舉火把引路之下,排列著錐形陣型,勢如破竹的衝上了石橋。

“殺!”

身先士卒的徐晃,手中環首刀劈砍之下,衝上來的一名黃巾士兵,被他奮力一刀劈成兩半,血肉飛濺。

“殺!”

緊隨其後的重步兵士卒,手中環首刀紛紛揚起,只見寒光飛掠,殺聲四起,一股股凌冽的殺氣沖天而起。

面對漢軍的衝擊,黃巾大將楊大河大吃一驚之餘,一邊怒吼:“殺,給我殺上去。”

策馬持刀的他,同時衝殺了上去,仗著破勁大成修為的楊大河,一刀砍殺了一名士卒後,精神一震的他,手中的長刀迅速刺向了另一名漢軍士卒。

“嘭!”

然而下一刻,馬背上的楊大河,眼前紅光一閃,身體隨之跌落馬背,眼前也頓時陷入了一片黑暗。

一刀斬落楊大河腦袋的徐晃,飛身跨上馬背,一把把楊大河的腦袋扔向橋對岸的黃巾士卒之中。

“賊將首級在此,膽敢犯我大漢城池者,定斬不饒!”

徐晃這一聲怒吼,聲傳三里,致使偌大的黃巾大營內外,人人聽了個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