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道榮前些時日剛剛聽到訊息,宗室劉焉已經被皇帝任命為益州牧,不日即將赴任。

很明顯劉焉提出的加強地方權力,改刺史為州牧的大政,得到皇帝劉宏的首肯。

為此刑道榮順著這個話題回答,皇帝劉宏必然會高興。

“刑愛卿之言,言之有理。”劉宏其實並不笨,相反他還頗具政治頭腦。

他十幾歲繼位時,朝中有太后干政,外戚大將軍竇武把持朝政,他即便是皇帝,也形同傀儡。

可他很快就聯合宮中的宦官,一舉剷平外戚勢力,從而真正主政。

這些年他雖然看似昏庸無道,但亦不過是被奢靡的皇帝生活迷失了雙眼,你看他即便一直重用十常侍等宦官,但實際朝中大權他卻一直牢牢把控在手中。

這幾年天下開始大亂,他隨即意識到朝政出現問題,為此他就開始著手進行改革。

比如建立西園軍,控制中央軍事力量,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遏制外戚大將軍何進,二來可以隨時打擊叛亂。

其次改刺史為州牧,並且任命劉姓皇族出任州牧,這一手就玩的很漂亮。

雖然後來歷史上都認為劉宏任命的州牧,正是導致大漢滅亡,軍閥諸侯並起的原因。

但這顯然是不對的,當時劉宏怎麼都不會想到,他馬上就要死了,畢竟這個時候他才三十多歲,正當青年。

起碼此時的他並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甚至他內心也一直以為,只要有他坐鎮中央,加上各州的宗親襄助,這大漢的天下即便再亂,也不至於滅亡的。

“刑愛卿聽封。”本來還想多與刑道榮聊幾句的劉宏,在一陣劇烈咳嗽之下,卻意外的咳出了血跡。

用手巾掩蓋了這個場面的劉宏,心頭一驚,當即強撐著笑道:“即日起,刑愛卿汝為下軍校尉,朕希望汝替朕好好守護好這大漢疆土。”

“微臣叩謝陛下。”刑道榮也沒有想到,皇帝竟然連第三場比試都沒讓自己比試,直接封了自己未下軍校尉。

隨後身體出現問題的皇帝劉宏,便領著十常侍以及羽林衛匆匆返回了南宮。

而不久,皇帝便下詔,正式任命了西園八校尉。

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下軍校尉中散大夫刑道榮。

典軍校尉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鮑鴻。

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瓊。

而原本在名單上的趙融,則被改任它職。

刑道榮出任下軍校尉一職,又獲得皇帝賞賜百金、錦袍冠帶,一時儼然成為朝中新貴。

得到皇帝的賞賜,刑道榮手頭自然一下子也寬裕了起來,原本計劃返回常山拿錢的趙雲,也就不用跑這一趟了。

更重要的是刑道榮出任下軍校尉之後,手底下有了一千五百兵馬。

這批人馬本就是皇帝的親軍整編出來的,戰鬥力毋庸置疑。

而刑道榮在校場上比武之時,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同樣讓軍士們看在眼裡。

為此當刑道榮上任之時,並沒有出現不滿,甚至反抗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