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皇帝劉宏騎馬檢閱三軍之後,十常侍之一的趙忠代表皇帝喊道。

這次西園軍檢閱,雖然有三萬人馬,但實際上新招募的新軍不過一萬餘人。

皇帝劉宏本計劃是招募四萬人馬的,但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之後,他發現若是招募四萬新軍的話,花費實在太大,心疼錢的他,最後只得下詔在禁軍之中抽調出了五千老卒。

又從洛陽世家各族之中招募了五千良家子弟,湊足了一萬人馬。

一萬人馬分為八營,故設八校尉。

但因為這支新軍涉及到各方勢力,朝中各方勢力,舉薦的人選多達二十餘人。

為解決這個問題,劉宏隨即想了一個比武選撥的方式。

也就是說這二十名候選人,進行三輪比試,最後勝出的八人入選。

比武分為三輪,第一輪是騎射,第二輪是鬥將,第三輪則是考排兵佈陣之法。

騎射這一關看似最簡單,但卻是對一個將領最基本的檢驗。

比試的二十一人,各自騎馬向六十步外的箭靶射出十發箭矢,總成績低於六十環的淘汰,高於六十環者參加第二輪比試。

刑道榮的射術雖然無法達到百步穿楊,但百步之內,連發十箭的本領他還是有的。

這不隨著華蓋之下的十常侍趙忠一聲吆喝下,校場上計程車卒吹響號角。

早就整裝待發的二十一名參與比武的將領,當即縱馬而出,奔向各自的箭靶。

騎射並沒有要求,不可以喝住戰馬,瞄準箭靶射擊。

以至於場中比武的將領,有一半的人,停在百步之外,彎弓搭箭,向靶心發射了箭矢。

然而刑道榮卻並沒有這麼做,在保持戰馬小幅度奔跑下,刑道榮二話不說,彎弓搭箭,連射三箭,緊接著控制戰馬奔跑而回之際,他再次射出了三箭。

“嗖嗖嗖……”

刑道榮在戰馬奔跑之中,連射六箭,皆命中箭靶,這一幕自是讓華蓋之上的閹黨發出了一聲歡呼。

親自為皇帝牽馬墜蹬的張讓,臉上帶著笑意諂媚道:“陛下,那騎黑馬,往來馳騁者,正是常山刑道榮也。”

“此人三歲喪父,五歲喪母,之後十年為父母守孝,吃住在墓地,實乃至孝之人。”

“黃巾之亂響應郡中號召,入伍平叛,在廣宗城下,屢立戰功,論功回鄉數年,因為政績突出,被郡國察舉為孝廉……”

張讓現在對於刑道榮那是倍感信任,首先是刑道榮送了一大筆金子,其次是刑道榮出身寒門,並非世家官宦子弟。

這樣的出身的刑道榮很難入不得世家大族之眼。

如此一來,張讓相信在自己的拉攏之下,刑道榮也只能為自己效力。

“張常侍舉薦的大才,自然不會錯。”劉宏見校場下方,能夠向刑道榮這般縱馬飛射者,僅僅寥寥數人,自是對於刑道榮的表現頗為滿意。

小華蓋之下的大將軍何進,此刻也看到了刑道榮的表現,何進身為大將軍,即便沒吃過豬肉,那也是見過豬跑的。

刑道榮表現出來的能力,不由讓他大吃一驚。

“此人有此本領,何人可以制衡?”何進一臉不快的顧左右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