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殷勤至此的刑道榮,原本對刑道榮無甚好感的蔡琰,內心也微微出現了一絲感動。

“這傢伙雖然口齒伶俐,但還是想的蠻周到嘛。”蔡琰自忖一聲,等待著父親做出決定。

這一次他們一家三口不遠千里,前往河東,蔡琰心裡很清楚,那就是重信諾的父親,眼看著自己即將成年,為了不讓自己招惹非議,也為了蔡家的名聲清議,這才有了今天的遠行。

從小跟隨在蔡琰身旁的蔡琰,知書達理,溫良賢淑,識大體,善解人意。

而且她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個十足的才女。

但奈何她終究只是一個女兒生,空有滿腹經綸,卻無法幫助父親,更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唉,此事是老朽草率了。”蔡邕今早起來時,從蔡琰口中得知自己昨晚大醉,還收了刑道榮為關門弟子時,老臉通紅的他,不由默默的嘆了口氣暗忖一聲。

“如此有勞道榮了。”蔡邕雖然不懷疑刑道榮人品,亦或者有什麼圖謀,但想到此去河東,尚有大半個月的路程,需要刑道榮追隨護送,多少有些愧疚。

“師姐,還有小師妹,趕緊坐下來吃飯,吃飽咱們好趕路。”刑道榮樂呵一笑,招呼著蔡琰、蔡珊姐妹入座。

成為蔡邕的弟子,對於刑道榮來說,絕對是一次賺取名聲的好機會。

之前他不過是在常山有些名聲,靠著些許手段,成為郡中的小名士,但今日他成為蔡邕關門弟子的話,假以時日,足以讓他成為聞名天下的名士。

名士,在漢末乃至即將展開的三國,甚至歷史上的魏晉時代,那都是令人嚮往,讓人為之瘋狂崇拜的物件。

刑道榮這幾年,憑藉著超強的學習能力,雖然學習了不少經典文獻,但他的前身本身卻並沒有讀過書,這導致刑道榮雖然擁有兩千年的記憶和見識。

但對於當代的一些東西,尤其是有關考試方面,卻是相對薄弱。

拜蔡邕為師,將會大大提升刑道榮在這方面的知識能力。

比如刑道榮雖然被郡國舉薦為孝廉,但他要想透過朝廷的任官,就必須透過朝廷的考核,才能夠真正出任官職。

不過這種嚴格的制度,在漢靈帝劉宏當朝之際,其實已經形同虛設。

因為作為大漢皇帝的劉宏,因為貪財,公然讓十常侍明碼標價的賣官,這也是漢末吏治腐敗,百姓困苦,黃巾軍揭竿起義的原因。

所以刑道榮這次進京,倒不是真為考試而來,他主要還是來混個臉熟,然後走十常侍的門路,混取名聲罷了。

但遇到蔡邕,卻讓他改變了主意。

喜歡三國:我邢道榮,開局懟哭諸葛亮請大家收藏:()三國:我邢道榮,開局懟哭諸葛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