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當然不可能全部記住,那些只是娛樂消磨時間的讀物,他最多還能記住一些故事情節和基本構架。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寫出來的肯定跟原書不一樣。

而且他的主要目的是新增私貨,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在保留書的基本構架的時候,一些原本沒用的情節也會刪除掉。

而且,既然要宣傳中華文化,也需要把很多東西從頭到尾介紹清楚。比如,針灸,穴位,中醫醫術,蔔算等等。

還有一些華人認為理所當然,外國人卻根本不能理解的地方。

像黃藥師把幾個弟子挑斷腳筋,逐出師門,在華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但是想要讓外國人理解這種做法,就必須要對中國古代的天地君親師思想進行完整的介紹。

否則的話,外國人只會認為師父做的不對。而那些徒弟被挑斷了腳筋,依舊對師父忠心耿耿,想著回歸師門,那些外國人更是不能理解。

就是潛移默化的一種,只有在裡面說清楚了,外國人知道了東方傳統文化的根源,才能理解。哦,原來是這樣的。

而這種長久的文化的潛移默化,就是文化輸出的一種。

他們接受了,也會接受電視,電影,繼而接受整個東方文化。

但是真的開始動筆了,周南才發現,拋開一些值得爭論的方向問題,金庸這個人的確大才,他在射鵰英雄傳這本書裡面的架構,非常完整,任何情節都前後呼應,改動都非常困難。

所以,周南幹脆按照他的發展脈絡,開始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