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荷蘭跟華人代表的會面,他們提到最多的,就是這個還沒有成立的國家的人才儲備問題。

雖然這個國家目前需要荷蘭人的力量才能成立,雖然這個國家以後會受到荷蘭在各個方面的控制與影響。但是,培養自己的人才,絕對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因為這個國家想要獨立自主,不是光靠喊口號就能實現的,必須要系統化地培養後續管理人才的儲備。

軍事和外交方面,荷蘭人不會允許周南插手。他們只想利用周南來拉攏華人,讓華人支援荷蘭宗主國的地位,但是他們絕不希望養虎為患。

如何拉攏華人?如何維護自己的地位?除了軍事和外交,那就還剩下了內政和經濟。

經濟方面,東南亞的華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一點,即使是猶太人都不能比。

因為整個東南亞的華人,都是以家族制式的商業發展作為家族的發展基礎。從明朝時期,華人在東南亞的發展,就是以荷蘭人的商業代理作為基礎,荷蘭人也是透過華人,控制了東印度群島的經濟。

東印度群島在過去的四百年間,就一直是荷蘭人管理華人和印度人,然後透過華人和印度人,管理著東印度群島這一大片地區。

這套穩定的架構一直執行了四百多年,從來沒有變化過。也是為了維護這種穩定的架構每當華人的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影響到荷蘭人的統治的時候,也就是到了荷蘭人殺華人,剪羊毛的時候。

所以東南亞的華人,他們的血液裡就是一群生活在夾縫裡的商人,在商業方面,周南從來沒有擔心過他們的能力。

那麼,周南可以著手的方向,也就變成了內政。

而事實上,整個東南亞的華人,最需要的也就是一個能指明未來道路的人。

掙紮了幾百年,華人組建了好幾個國家和公司都被滅亡,可是現在一下子機會就掉在自己的頭上,大部分華人還膽戰心驚。

他們看不清未來的道路,對整個未來都缺少一種理性的清晰認識。

在東印度群島,荷蘭人派出了一個超過一千人的訓導團,幫助華人建立自己的軍隊。並且給了東南亞的華人每年三百個名額的免費培訓名額,讓華人能夠到荷蘭的大學接受各種教育。

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和商業教育,並且在華人的國家建立之前,這個計劃不會展開。

現在誰也不知道這個國傢什麼時候能夠建立起來,並且,想要建立自己的國家,首先要有一批在政治人文方面精通的專家,才能給這個新興的國家樹立正確的方向。

這一點,是不能指望荷蘭人的。因為他們雖然確實有幫助華人的心思,但是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為了讓華人幫他們牽制土人。

他們願意把華人培養成商人,軍人,卻不願意華人真正崛起,影響他們的統治。

不過,現在多了一個周南,要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沒有人能比周南更清楚。所以,在其他學生還沒有被安排到歐洲之前,周南這邊已經跟華人們商量好了,安排一批人來歐洲,進行對歐洲各國政治體制的研究。

他們雖然目前必須要按照荷蘭的意思,成立一個商業國家,承認荷蘭的宗主國地位,但是不代表這個國家的一切都要跟著荷蘭人走。

軍事和外交可以給荷蘭人先代管,但是如何管理這個國家,還是要靠華人自己來。畢竟,這個國家擁有一個主權國家應該有的獨立自主的權力。

除了那一批到歐洲研究考察的華人,眾人還提出了想要讓周南幫忙培養一批學生。

周南想了想,也答應了。

不過,在自己家裡教學生,絕對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閉門造車不可行,也會讓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周南找到了盧塞恩大學,以自己擔任講師的代價,換取盧塞恩大學接收這一批華人學生,公開授課。

伯爾尼大學都願意給周南一個客座教授的頭銜,盧塞恩大學更不用提了,他們給出的條件更好。

雖然周南堅持不肯擔任大學的公職,但是他們還是給了周南一個人文學院名譽院長的職位。周南以後每個學期必須要在盧塞恩大學講授最少二十個課時的大課。

二十個課時,相當於一周有一節課還要多,但是因為周南有公職,有各方面的應酬,所以盧塞恩大學沒有限制周南的授課時間,只要周南能完科的授課就好。

周南當然也願意到大學當一個教授,實際上,這也是如今的學者們擴大自己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但是他太忙了,不願意因為授課耽擱了自己的創作。在跟他們經過一番談判之後,確定下來了每個學期十六節課,相當於一週一個課時。

跟這幾位華人年輕人只短暫地聊了半個小時,周南讓他們先回去,明天中午帶著所有人來家裡做客,然後送走了他們。

將他們送到了碼頭,格萊溫開船送他們回盧塞恩,周南這才長長地嘆了口氣,覺得渾身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