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3年的時候,因為英國和德國之間的法國,比利時和荷蘭都已經被德國佔領。這片土地上駐滿了德軍,有著各種雷達監控,戰略縱深一直延伸到歐洲的西海岸。所以德國境內,不僅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反而有著畸形的繁榮。

魯爾區的經濟繁榮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說,更加出色,在整個歐洲,目前也只有英國的伯明翰到曼徹斯特工業帶能跟這裡相比。

在人類歷史上,從紡織革命開始的工業發展,紡織革命屬於最初級的工業革命,暫且不提,目前工業革命經過了兩個比較大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英國十八世紀開始的蒸汽時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讓世界工業進入了工業革命的第一個階段。

在十九世紀晚期,電力的出現,到了這個世紀,電力成為了推動工業革命發展的又一個引擎,讓工業革命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在電子工業還沒有開始發展起來之前,煤鋼聯合體就代表了工業革命的最先進階段。

魯爾區的鐵礦雖然並不多,但是這裡卻有著整個歐洲儲存最多的優質煤礦,有了煤,才能發電,才能煉鋼,所以從上個世紀後半段開始,魯爾區就成為了歐洲發展最快的工業區。

從南部西德的首都波恩到北部的埃森,多特蒙德一帶,這片廣袤的土地在最近的一百年裡,成為了全世界工業發展的標杆。

這一點,不要說英國,就是美國都比不上。美國的經濟之所以在進入二十世紀之後超過了德國和英國,靠的不是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而是依靠豐富的資源和超大的規模。

這是典型的以量取勝。

這一點有點像後世的祖國,由低階加工進入市場,依靠價格和規模立足,慢慢再趕超。實際上,二十一世紀的祖國,走的就是美國二十世紀初期走的道路。

繁榮的魯爾區成為了德國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這裡也誕生了無數的新型資本家。像拜耳家族,就已經發展了將近百年,跟他們比起來,霍夫曼家族還微不足道。

依靠菲利克斯霍夫曼的支援,雅尼克能夠藉著拜耳藥廠資金短缺的機會入股藥廠,但是在藥廠裡面,依舊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實際上,霍夫曼家族也不過是拜耳家族數十家合作者的其中一個,在拜耳家族另外的化工廠,炸藥廠,塑膠廠,甚至還有礦山,這些雅尼克都參與不進去。

雅尼克也很清楚這一點,霍夫曼家族其實還很弱小,所以即使現在搬到了勒沃庫森,保持的也很低調。不僅沒有大張旗鼓,還帶著全家一直待在丁恩湖畔的別墅裡,完全沒有涉足勒沃庫森上層社會的想法。

他甚至沒有在藥廠兼職,只是把他的權利委託給了擔任首席化學家的菲利克斯霍夫曼,有關藥廠的決策,他幾乎不發表任何意見。

來到德國的這一段時間,他帶著全家做起了農夫。別墅在湖邊有兩公頃的土地,這裡是位於森林之中的一片空地,有一個小山丘,然後有大片的草地。

雅尼克和周南購買了一臺小型拖拉機,雖然現在只是四十年代,但是拖拉機的發展已經很成熟,跟後世沒有多少差別了。

他們先挖出了隔離帶,開始燒荒,然後用這臺拖拉機開墾了靠近湖邊的大約三十畝土地。

這一舉動遭到了勒沃庫森無數人的恥笑,甚至在上層社會,霍夫曼家族變成了一個笑話。

格羅斯就曾專門跑了過來,想要阻止他們的愚蠢舉動。當然,他的計劃失敗了。哪怕是成為上層社會的笑話,雅尼克和約納斯也要堅持在自己的家裡開闢一片農田。

雅尼克的藉口是,霍夫曼家族本來就是一個農戶家族,哪怕現在依靠運氣賺了一些錢,但是也要保持原本農戶的本色。他在藥廠的經營方面屬於是生手,就不會隨意插手,所以還不如在家裡種地。

實際上,雅尼克這是在害怕。因為約納斯明確地告訴了他,在戰後的最初幾年,德國遭遇了比三十年代初更嚴重的饑荒。因為糧食短缺,德國有上百萬士兵,被盟軍關在長達三百五十公裡的萊茵河露天大營活活餓死,病死。

一直到了六十年代,全世界的糧食饑荒才得到緩解,也就是說在今後的十幾年,糧食會成為最寶貴的物資。

雖然現在霍夫曼家族因為有了準備,衣食無憂,但是還是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多種一點糧食,到時候就能多救一些人,哪怕拿這些糧食去做人情,對霍夫曼家族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