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三章 人才量産模式(第2/2頁)
章節報錯
甚至連線近光年外的詭異天體,時間都能穿越,說不定這個詭異天體就是它搗鼓出來的,為了副本任務嘛。
第二天,課程已經進入到大學階段了。
而微磁感測器,也已經火急火燎的送了過來,在江一鳴開始講課的時候,就把貼片貼到了他的腦門上面。
隨著他的課程開始,專門研究腦電波的專家守在儀器前面,驚喜的發現江一鳴的腦電波,確實在江一鳴使用授人以漁這個能力的時候,大幅度增強了。
不光如此,還有再坐聽他講課的學生,甚至聽他講課的專家們,在經過微磁感測器的檢測過後,腦電波也同樣增強了。
而且最讓專家驚奇的是,聽課者腦電波的波動幅度,居然隨著講課者腦電波的增強,而快速達到了同一波段。
這證明瞭三件事。
第一,快速傳授知識,確實和腦電波有關。是以腦電波增強,並使聽講雙方的腦電波達到共振,來實現快速傳授。
第二,在江一鳴腦電波增強,並促使聽講者腦洞波達到共振的情況下。江一鳴的消耗量,以及新陳代謝也急劇提升……換言之,這確實很大可能是在消耗他的生命力。
當然,這只是江一鳴故意表現出來的假象,完事後胡吃海喝一頓就能補充回來,誰讓他有超級恢複呢。
第三,這項技術以目前的科學水平,別說複制,就連建立數學模型都辦不到,就連理解都只能從略微偏向於哲學的層面出發。
呃……簡單點說,這特麼就是江一鳴獨有的黑科技,目前只可利用,沒法研究。
結論一出,江一鳴暗地裡的形象就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吊炸天啊。
不光研發了未來資訊中的第三部 分技術,還要作為第一第二部分技術的人生導師,量産研究人員。
這已經不是國寶級的人物,而是……救世主啊!
短短七天,一百名專攻核動力引擎的研究生,新鮮出爐。
他們年輕,最大的也不過21歲,最小的甚至才十四歲。
他們滿懷熱情,沖進十足,尤其是在短短七天,每堂課都能接收到新的知識,解決到一些問題,然後又延伸出新的疑問。
在這種不斷質疑,不斷解密的過程中,他們就好像是沉浸在知識海洋中,好不容易才解開迷題,整個人就好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的快感。
而且在這種不斷解密的成功喜悅中,外加江一鳴在課堂上是不是用鬼辯,來進行潛意識默化的刺激。
使得這一百名新鮮出爐的研究生,都充滿了自信,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感覺。
他們結束學習後,就一頭紮入了核動力引擎的研發工作之中。
也不知道是因為不斷成功的沖勁,還是因為他們年輕思維更加活躍。在他們加入研發之後,很快就提出了七八種新的設想。
這都等著讓他們去一一驗證,新鮮活力的注入,就是需要不斷有新的想法誕生出來。
哪怕是錯的也沒關系啊,只要一直保持這種沖勁,哪怕錯一百次,錯一千次,但只要對一次,那就成功啦。
結束了核動力引擎的研究人員量産後,與之配套的材料方面的研究人員,也快要完成篩選了。
而就在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