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第三方?

雙方都有些愕然,但很快又釋然了。

的確,沒有第三方的介入,恐怕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資訊的位置。而且這個第三方,還非得是江一鳴不可,換了另一個人,或者另一個國家的代表來,都不行。

不過那什麼被趕鴨子上架,呵呵。

當然,目前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安全合理的共享資訊。

關於這點,江一鳴居然說他有辦法,這倒是讓雙方代表都非常好奇。

既然想不出辦法來,倒不妨聽聽看嘛。

於是,又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彙報,分析後,三方人員又重新坐下來,聽取江一鳴的方案。

芝加哥通訊恢複後,雖然平民都已經撤離,但城內也並不是什麼人都沒有。

畢竟封城事件太過突然,又太過詭異,所以各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留在城裡,想要最大程度的探知情報。

不過這並沒什麼用,城裡依然有花旗國的大兵在戒嚴,留在城裡的人除了彙報一些雞毛蒜皮,以及妄加猜測的情況外,什麼有用的資訊都沒有。

而在sa芝加哥分局,三方會談正式開始。

“在說出我的方案之前,我們還是先確定一個問題。”江一鳴正對的大螢幕上,分為了左右兩塊,分屏上是兩國最高的領導人,以及兩國的一些相關成員。

江一鳴指了指和他一起觀看錄影的四位專家,“關於資訊的真實性,我想我們都已經有共識了。”

“而資訊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有關航空航天所需的材料,引擎的技術等等。其二,冬眠系統,以及星際航行時所需要配套的迴圈系統。其三,生物基因技術。”

江一鳴說著停下,兩國的四位專家都出聲證實江一鳴所說,是為事實。

江一鳴繼續說道:“從前面兩點來看,在未來的世界,當我們發現彗星撞地球這個事實之後,我們選擇的並不是阻止彗星,而是放棄地球。換句話說,五十六年後的彗星撞地球,無法避免,我們只能去尋找新的家園。”

這話一出,分屏上兩國的與會成員都在議論紛紛,短暫的騷動後,又安靜了下來。

江一鳴道:“至於第三部 分,生物基因技術,我現在也想明白了。舉個例子,各國培養王牌飛行員,都不會說隨便找一個人就能培養起來。而飛機的速度,我想也早就可以突破目前的極限速度。”

“但為什麼不突破呢?真相只有一個,駕駛員承受不了。所以第三部 分的生物基因技術,就是為了彌補我們在星際航行中,所會碰到的突發狀況。又或者說是為了讓更多普通人,能夠更快承受住我們脫力地心引力的速度。”

關於未來資訊中所牽扯的技術,兩國在會談之前就已經是知道了的。所以能參與這次會議的,除了最高領導人等,也有相關技術的專家成員在場。

對於江一鳴提出的這個論點,他們都是點頭認可。

別的不說,要培養一個宇航員,前期的訓練工作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讓宇航員去適應加速狀態下的超重力。

當一個五十公斤重的人,在個g的環境下他是五十公斤,而個g的環境下他就是一百公斤。

早期的火箭超重值是到g,新式火箭已降低到不超過g,但這依然是普通人難以適應的。

就算不死,也會出現不良反應。

而這,還僅僅是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離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