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自嘲的強顏歡笑中,我看出了蛋蛋的憂傷。暑期檔各國大片狂轟亂炸,製作想要上映,真的不容易啊。”

“蛋蛋都憂傷了,那你呢?”

別看評論區裡的粉絲大多在吐槽,但轉發數是在蹭蹭蹭的往上飈的。

“史上最任性的宣傳片,來自匆匆那年。”

粉絲們各自加上了類似的標題,開始轉發,影片經過他們,在他們微博的朋友之中散播開來,然後他們的朋友在轉發。

如此反複,匆匆那年這部電影,還愣是在首映前的幾個時裡,在網上狠狠地刷了把存在感。

而江一鳴發的這條微博,也以坐火箭的速度,在首映前一個時,登上了熱搜榜。

於是乎,影片跳出了微博的範圍,還是在各大影片網站,貼吧論壇裡面開始散播。

孤雁電視劇貼吧。

“寫插曲那孫子又出新歌啦!”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孤雁電視劇放完之後,千多萬關注的貼吧越發冷清。但隨著別的電視臺第二輪重播,貼吧就好像鐵打的營盤,送走一批,又迎來一批。

雖然熱鬧程度不負先前,但依然還保持著千萬級大吧的身份。

寫插曲那孫子……的自然是江一鳴。

他也算是一歌成名的主,默默把你想這首歌,銜接在孤雁大結局的那一集裡,也不知騙了多少人的眼淚。

在這個貼吧裡,也不知有多少人恨得牙癢,恨不得能摁著一鳴驚人咬上幾口。

所以,這個帖子一出,頓時有很多數人都點進去觀看,看完之後……

“這孫子,寫歌騙眼淚,活該電影排不上片。”

“電影好像不是他拍的,他只是給電影寫了歌。”

“哎呀你們都不清楚聽我,最開始是果兒要出新專輯,所以就找了一鳴驚人寫主打歌,然後果兒的公司由根據主打歌,拍了這部電影。”

“握草,為了一首歌拍電影,也只有那孫子才有這檔次了吧?”

“喂,分清主次好不好,主要是為了推果兒。”

“本吧的人從不認識什麼果兒!”

“頂!”

“同頂,電影名叫匆匆那年,歌呢?”

“同名的,其實一早就在宣傳了,你們沒關注果兒不知道而已。”

“宣傳片真賤啊,一種粗製濫造的既視感油然而生,反正我不看好這電影。”

“就是不知道歌怎麼樣,一想到插曲,我有點按耐不住了。”

“去吧,看完回來寫觀後感,然後灑家在決定要不要去看。”

經過網路上面的擴散,知道匆匆那年這部戲的人開始多起來了。尤其是大城市裡,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更何況七月底學生們還在放假,再加上午夜場票價便宜。

於是……

一部分閑著無聊的。

一部分粉果兒的。

一部分想去聽歌的。

一部分看大片看得有點審美疲勞的。

這些人,組成了匆匆那年的第一批觀眾,在午夜點分這個時間,買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