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們幹嗎不把窿口挖高挖寬一點?”溫小芹也不解。

“告訴你們,按照他們現在這個規格挖,每米的成本價就是50塊錢。假如擴寬增高的話,那成本就相應的增加。他們現在挖了200米才見礦,至少花了一萬塊錢成本。巷道加寬增高的話,成本就要翻倍,這就是他們挖現在這個規格的原因。”

挖一條民窿投入成本上萬都是正常的,有些還幾萬都見不到礦石的。

此時王北斗也走到下面洗砂池,跟王榮一起勞作。

只聽王榮說:“唉,還是小潘那個傢伙佔了大便宜。當初我們挖這個窿就花了一萬多,現在又從他手上買,又花了一萬多。”

王北斗看了千米開外的潘大章一眼,肯定他聽不見自己這邊的說話聲。

“又有什麼辦法呢?他出價出到了,我們再加的話,口袋也沒有那麼多錢來繳呀,只有眼睜睜送給他。”

“好在他心沒有那麼黑,還是把礦交給我們挖了,不然就損失更大。”

兩人在低聲議論。

“按照現在這個出礦量來計算,一個月有一噸左右鎢精礦,這樣也算不錯。”

“再挖幾個月,然後我們可以再向他租一個地方開個新窿。”

“我覺得在舊窿裡再開一個分巷也可以。”

“對,我也是這樣考慮的。”

潘大章指著不遠處新開的一處民窿說:“現在黃屋村嶺這裡就他們兩人開的,龜背嶺和鷹嘴坳暫時還沒有人租。”

“你收他們租金是怎麼樣收的?”溫小芹問道。

“一個民窿,一個月收800塊租金,不管他挖不挖得礦,我們只管每個月過來收他租金。”

“這塊區域有多大面積?可以容納多少人,可開多少個民窿?”

還是溫小芹算得精。

不像小章一樣問一些幼稚的問題:“一個民窿才800呀,十個才八千,也賺不了多少錢呀。”

“黃屋村嶺這裡有九千平方,可以挖二三十個民窿都沒問題。”

前世在這一片山嶺,至少挖了四五十個民窿都不止。

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窿。

假如有二十幫人在這裡承租,一個月租金就一萬六。

他一年交給鐵珊籠礦的租金是二萬八,不用二個月就回本了。

關鍵是他還可以組織工人專門採挖幾處蘊含富礦的民窿。

“那要想辦法,多吸引一些人來這裡挖礦才行,不是想辦法去打點廣告?”溫小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用我們打廣告,坪山礦區這邊承包的事情,早已經傳遍附近的縣市。那些想挖礦的老闆都會蜂擁而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幾人正想離開時,山腳下又來了幾幫人。

有人還跑去問王北斗。

王北斗朝半山腰的潘大章幾人指了指。

潘大章此時正來到曾見妹新挖的民窿口。

幾天時間給他們挖出了十多米的深度。

地表層這些都是廢土,直接刨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