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後來到牛嶺山水庫,堤壩上圍了許多村民。

走近庫堤看見壩底近水邊,密密麻麻蹲了幾十人。

水庫水已經全部放空。

一窪泥漿裡十幾個人在忙碌著撈魚,有人用網兜撈,有人徒手捉。

之前承包這個水庫的是孫美庭,他是孫月庭堂弟。

這人特別小氣。

正在反覆交待請的幾個幫手,一定要把泥水中的魚捕捉乾淨。

上次拍賣他跟潘鬱軍競標,他加價到1250塊,潘鬱軍加到1300塊,他認為高了,所以就沒加價。

水庫易主,按照協定過年後,水庫就要轉給潘鬱軍了。

此時他看著幾個親戚把一擔一擔的各種大魚挑到旁邊水渠,暗自在後悔。

養了五年的水庫魚,大的十多斤的都有,普遍也有七八斤重。

昨天不管是鎮上還是縣城,鮮魚都買一塊五一斤了。

上萬斤大魚,按現在行情至少可賣一萬多元。

還有各種小魚也有幾百斤。

他盤算了一下,除了第一年是純投入外,第二年開始每年都捕上幾次去售賣,一年收入也有二千多。

雖然一家四口精力都放在這個水庫上,但實在的收入也是不錯的。

他惱怒地看了蹲在堤壩上的那個潘鬱軍一眼。

“二叔,有人要買魚,你過來收錢?”孫永昌朝他喊。

潘大章看見孫月庭也在水庫泥漿中幫助抓魚。

還有魚未捉乾淨,孫美庭也不可能讓別人下去的。

看見水渠那邊很多人在買魚,於是他也走過去。

鯇魚每斤賣一塊二,比農貿市場便宜三毛錢。

孫美庭:“鯇魚一塊二,鰱魚一塊,小鯉魚九毛五,都比鎮上和縣城便宜,想買的就快點呀。”

其他人都是眼看著,沒有幾個真正下手的。

潘大章知道縣城農貿市場鯇魚的售價,決定買幾條回去。

用水盆養著,隨時宰來吃都新鮮。

此時養的魚基本上都是吃草長大的,養魚的還不懂丟飼料,糞料去喂,所以肉質鮮美。

他知道前世的潘鬱軍承包牛嶺山水庫後,第一年他就去收購那些七八兩重,或者一斤多重的各種魚投入水庫,然後投飼料去喂,挑各種糞料去投餵。

一年時間從水庫捕撈上來的魚都是又肥又大,四五斤重。

第一年開始就賺了不少錢。

以後養魚的都學到了他的技術,只是又肥又大的魚,吃起來味道一點都不好。

“給我來上幾條!”

孫美庭也認得潘大章。

高興地說:“是小潘大老闆呀,好,我幫你抓幾條大的。”

他專門挑了兩條最大的。

過秤。

“二十五斤一兩,算你二十五斤行了。恰好3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