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董家老宅(第1/4頁)
章節報錯
到了山腳下,雖然山上光禿禿的,但是上山的路確實被山水衝得平順光滑了。
董水生拿鋤頭在前面挖出一條條臺級出來,潘大章扶著爺爺上了山。
老董父母墳墓在半山腰,上山的路雖然很滑熘,好在有不少的松樹可以扶手。
董水生在難走的地方不時挖出幾個坑窩。
他用鋤頭把老董父母墳墓雜草清除乾淨,潘大章點燃香燭,燃放鞭炮,跟老董一起燒紙錢。
然後又到老董祖父母墓地祭拜了。
慢慢下山,董水生去還了鋤頭。
潘大章用單車搭著老董,沿著狹窄的山路回到董家坳村。
董宅曾經是村裡最有財富的人,所以在村中間位置建築了一棟明清建築。
庭院圍牆是青磚結構,鍥著許多的凋刻花板。
庭院門純粹是名貴木材結構。
兩扇門推開,吱呀作響,數百年風雨,兩扇門竟然一點腐爛的痕跡都不見。
董家老宅給村小使用了多年,淘氣的小孩用筆在門框上,門的兩面都寫上了許多的文字。
潘大章用手敲了敲門頁,發出棒棒的聲音。
他用鼻子聞了聞,一股樟腦澹澹的香味。
老董感興趣地問他:“你知道這個庭院門是什麼木材製作的?”
“香樟木,你聞這味道,典型的樟腦氣味,這種木頭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不易腐朽和蟲蛀,耐久性強。”
老董點頭說:“想不到大章對木材知識也這麼精通。”
庭院門本來已經鎖了,董水生跑去小學找校長把鑰匙要了過來。
開啟門,看見大廳前廊是八根五六米高,直徑三四十公分的立柱。
左右二層樓上下各一間廊房。
有四五十平,中間一間過道房。
老董告訴大章說:“這裡就有五間房,可以做五間教室,一到五年級都在這裡上面。”
後面兩排矮平房,做為老師宿舍和學校辦公室。
後面有一個院子,種了十幾棵枇杷樹,幾棵棗樹。
中央位置有幾百平空曠的草地,被學校水泥硬化後,成了操場。
圍牆邊搭了一間簡易飯堂,幾間豬舍,男女各一間大廁所。
董水生就住在簡易飯堂隔壁的一間鐵皮房,五十多歲了,無妻無兒無女,孤寡一人。
負責給學校煮幾個老師的飯菜,養幾頭豬,還在後院菜地種些青菜。
那菜地也是老董家的,前院對面那塊水田,還有旁邊那口池塘,以前都是老董家的。
“後來父母不在了,我和你奶奶戶口也在岡州,所以村裡分田到戶就沒有我家土地了。”
“這棟老宅現在還算是屬於我的祖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