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此時俞督縣並沒有多少納稅大戶。

兩個鎢礦向鎢業公司上交利稅,俞督縣只有幾個水泥廠,肥料廠,齒輪箱廠幾個屈指可數的繳稅大戶。

縣裡財政經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囧境,特別是今年長征大橋施工後,縣財政賬上資金越來越少得可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齊總,其實像夏總這樣的外資,我們縣應該多引進一些,那樣的話一是可以增加稅收,解決縣財政緊缺的困境。二是可以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像這間礦泉水工廠投資建成了,最起碼可以解決一二百人的就業問題。三是這種港資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是銷往外地的,也等於是宣傳了我們俞督縣。”

潘大章分析得頭頭是道,聽得齊建科和朱主任都連連點頭。

吃過午飯後,潘大章邀請眾人到他辦公室喝茶。

開始談論徵地建廠的各項政策事宜。

這個年代雖然財政困難,但是還沒有形成大張旗鼓招商引資的概念,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步子跨大了怕扯著蛋。

當領導的都是相對比較謹慎。

所以當潘大章提出拓寬峽山河排那條路,齊建科唉聲嘆氣開始訴苦。

“現在縣財政肯定沒有這筆資金,你也知道修建長征大橋,還是你出資買下這個第二招待所才湊夠的資金。只有等以後經濟條件好了,再想辦法解決這條路的問題了。”

潘大章的真正目的也不是那條山路的拓寬,而是山坳口和峽山碼頭的建設。

“既然齊總承諾以後拓寬那條山路,那就等以後經濟寬裕了再說。但是那個山坳口增寬和峽山河增設一個碼頭裝貨應該可以解決吧。”

齊建科表示土地佔用問題可以由縣裡出面解決,但是其他的費用,縣裡實在沒辦法。

山坳裡面如何開化建設,縣裡可以不干涉。

可以負責把電拉到工地。

夏千尋當初預算的時候,也計劃了山坳口拓寬和峽山碼頭建設的費用。

潘大章撇了撇嘴說:“齊老大,你想把一個優質企業引進來,即增加縣稅收,又增加就業,總要在政策上有所傾斜吧?”

齊建科想了片刻說:“這樣行不行,一年之內免稅收,投資建廠應該半年時間可以完成吧,另外半年時間讓企業生產走上正軌。”

夏千尋點頭說:“那就麻煩程秘書擬好合同,我們這次就可以把合同簽了,春節後就開始動工。”

程秘書讓他們喝茶聊天,他趕回縣辦公樓,擬了份合同,然後通知夏千尋幾人去縣委籤合同。

夏千尋自然要潘大章一起去。

“我們已經是合夥人了,這合同自然要我們一起去籤,以後所有事情我都會跟你協商著辦。”

他交待蔣鼎昆:“以後你在俞督這邊負責,所有事情都要跟小潘彙報,在這裡辦廠要跟各方面的關係處理好。”

潘大章搖頭說:“不必事無鉅細都跟我說,我也沒有時間去參矛建廠的管理,有事情需要我出面就打我呼機,我會想法解決的。”

他跟他們交換了聯絡電話號碼。

齊建科和朱主任代表俞督縣委在合同書上籤了字,夏千尋和潘大章作為乙方,也在合同上籤了字。

朱主任以後負責具體事宜,跟蔣鼎昆對接。

回到鵬程賓館,潘大章又另外跟夏千尋簽了合作辦廠,以及以後利潤分成的合同。

商定潘大章的五十萬投資用於碼頭建設,山坳口拓寬,進山坳道路硬化,還有廠房建設。

夏千尋的一百五十萬,用於購買裝置,採購礦泉水瓶等原材料,以及後續一些其他費用。

先去國土部門和林業部門辦理水源開採證明,辦理《取水許可證》,去工商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

辦理各種相關證件。

約定年後就找施工隊開始動工興建。

把事情商量妥當後,夏千尋和蔣鼎昆第二天就開車離開了。

潘大章極力挽留他們在俞督過年,省得年後又匆忙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