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第2/4頁)
章節報錯
只見他在窿口洗砂池幫助破碎礦石。
礦工推著鬥從巷井把礦石運出來。
潘大章看見礦車上礦石上面一層黑,鎢砂用肉眼都可看見。
他把溫小剛叫了過來:“小剛哥,我跟你去巷井裡看看。”
溫小芹這時才發現他:“大章,今天有空來礦區?”
其實他每次來,溫小剛他們都不一定知道,因為他很少去民窿裡觀看。
“小剛哥,在這裡幹活,習慣了沒有?”他關心地問。
溫小剛笑呵呵地說:“早習慣了,這工總比我和表哥去岡州化肥廠當搬運工強。這裡拿的工資,頂得上其他地方的半年。大章,以後我們就跟你打工了。”
兩人朝巷井走去。
潘大章穿了水靴,戴了安全帽,提了電石燈。
巷道又窄又矮,全程要低著頭往前走。
遇到運礦的斗車,還要貼身在巖壁,小心會車。
一條風管呼呼地往裡面送風,另外一條往巷外排風。
特別是這種挖了一百多米深的民窿,保持通風順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走了幾十分鐘,終於走到最底部。
幾個鑿炮眼工人正在另外一條分岔礦脈上作業。
扒礦工在側邊一處工作面運輸礦石。
溫小剛告訴他:“再往前掘進,礦脈越來越小了,下一步就只有跟著礦脈往上開挖了。”
他指著巷道內清晰可見的幾處礦脈說:“這些礦脈往往蘊含富礦,昨天在這個岔脈道上就挖出了一個幾噸重的富礦。估計其他地方一樣也有。”
潘大章同意他的看法。
只要有礦脈就會有礦。
就算沒有往前掘進的必要,但是巷井內眼前目測到的礦脈,挖上大半年應該沒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溫小剛跟鑿炮眼師傅分析了布炮眼的角度和數量,
從他們的交談中,潘大章知道溫小剛對於民窿挖礦技術已經掌握得非常熟悉了。
開民窿挖礦,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布點鑿炮眼,包括炮眼延伸的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角度掌握得好,注入雷管炸藥爆破下來,礦石量可以成倍增加。
若是技術不到位,炮眼即使打得一樣的深度,爆破後礦石量也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所花的成本就會成倍增加。
特別是開始幾十米的掘進階段,這一點尤其關鍵。
潘大章開始招挖礦工階段,他就特別注意鑿炮眼師傅真正的水準。
不僅要有上級部門發的爆炮證,也熟練布點鑿炮眼的技術。
來到巷井外,他誇讚溫小剛說:“小剛哥,挖礦技術掌握熟練了,以後也可以去包民窿挖礦去。”
溫小剛私下也跟表哥說過這事。
“可惜我們沒有本錢,若是有本錢的話,我們也去承包一個民窿來挖。那些包工頭從大章手上承包一個民窿,挖上半年就可以賺一二萬元。唉,看他們大把大把,心裡都發癢。”
“是呀,開一個民窿,至少要投資一萬多,我們那裡有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