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華喬陽心情相當複雜,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十八年前,他帶領上堡村一百多名壯勞力,響應縣委號召去峽山修水庫。

期間認識了長相清秀又有文化的統計員凌紅雲。

峽山水庫修成後可以灌既附近十幾個村的良田,為全鄉的糧食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鄉委領導經過討論後決定組織全鄉青年社員進行大會戰。

在兩座山峰之間築一道堤壩。

從每個生產大隊抽調一百多青壯勞動力,集合在峽嶺村。

在山頭草地上搭設簡易工棚,利用最原始的工具,鋤頭畚箕扁擔,把兩邊山嶺上的土,挑去築堤壩。

整個水庫工地上,上千人採取螞蟻搬家方式,把堤壩一點點加高加寬。

把鬆散的土壘實。

分工負責,各司其職。

為了增加工作效益,採取計件方式。

挑一擔土發一個竹牌,晚上拿竹牌去登記,計算一天所得的工份。

當時凌紅雲就是鄉委派到工地負責每個村每天運土的資料清點工作。

她是鄉里一名宣傳幹事。

所以華喬陽每天都要跟她打交道,時間久了,發現兩人還比較談得來。

當時凌父在鄉里任幹部,把女兒放到一線去鍛鍊也是老父親的主意。

華喬陽當時是上堡村幹部,是重點培養的物件。

自從跟凌紅雲談物件後,鄉幹部就想辦法把女婿提拔到鄉里當幹事,並且把女兒推薦到縣裡單位機關工作。

幾年後被人舉報以權謀私,受到了處分。

華喬陽此時為了自保,投入了一個幫派,在對於老岳父的問題上,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小夫妻之間開始出現矛盾,最後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最後分道揚鑣,各分東西。

年僅五歲的兒子跟了母親。

華喬陽後來心中一直懷著對她母子的愧疚感,他後悔當時的做法,老岳父當時對自己提攜幫襯了許多,他牆倒眾人推的時候不僅沒有站在他一邊,反而還落井下石。

對妻兒也是無情拋棄。

他後來曾經多次去她們住處樓下偷偷看望,但總是沒有勇氣去承認錯誤。

凌紅雲職務越來越高,他更沒有勇氣再去求她原諒。

剛才突然在這裡看見她母子,他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帶著兩個技術員來到林地草棚。

技術員在教他製作香孤的各種木材配料,以及生產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

他讓堂弟用記錄本認真記錄,自己蹲到一棵樹下抽菸。

凌紅雲遠遠看見他,慢慢走了過來。

聽見腳步聲,他抬頭看見了她。

“小翔他們學校來這裡搞活動?”

他語氣盡量平靜地說。

“你放著好好的鎮長不幹,跑到這裡來養雞了?”她答非所問地說。

“沒辦法,幹不過人家有後臺的,被擼下來了,只有自己找一件事做,想辦法養活自己了。”

華喬陽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