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區域不同,價格不一樣(第1/3頁)
章節報錯
姜衛華呵呵笑道:“看不出來,小小年紀還是個有錢的主。那個黃大師也是不錯,你是他徒弟也是不缺錢,你們畫畫的看來個個都是萬元戶。”
他看著白髮老頭說:“夏叔,當初你選什麼古玩,你就應該花巨資去拜大畫家為師。比如那個住銅鑼巷衚衕的齊大師,雖然不可能學到跟他齊名,但學得到一半水平,老來也不至於窩在這一間瓷器店,賣幾個破碗為生。”
白髮老頭白了他一眼:“我就以賣幾個破碗為生,怎麼的,我樂意你管得著嗎?你個臭佬,明天你就滾去當你的倒兒爺,不要天天跑來煩我。”
姜衛華:“呵呵,京城第一古玩夏侯晉老先生,原來也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夏叔,你說當初若不是因為一場大火把你一屋子古玩字畫全部燒燬了,你說你現在肯定是京城數一數二的有錢人。”
夏侯晉慢騰騰地說:“世事無常,若不是一場大火把我財富全燒燬了,說不定我命運就完全不同了,或許就不在京城待了。想當初京城幾個做古玩生意的發了財的,現在在京城的又有幾個?”
姜衛華點頭說:“所以很多事都是命呀。”
他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出現,也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必然結果。
送上門的錢不賺才是真正的傻瓜。
他笑呵呵對夏候晉說:“老夏,我今天跟你請假,明天再來煩你。”
他對潘大章說:“你想買四合院算是找對人了,不管是哪個區域的衚衕,我都很清楚。你想買京城那個區域的?是皇城根的,還是二三環的,位置越好,價格相比更貴。”
潘大章也知道,離中心越近的房產,以後升值的空間就越大。
“皇城根衚衕的四合院價格是多少錢一套,二三環又是多少一套?”
此時京城只有二環和三環,有些路段都還沒有修好。
幾年以後四環五環開始成型,二十年後四環、五環,三十年後六環、七環都相繼建成。
商住小區無限向外擴張,京城區域面積成倍增長,以後甚至在幾十公里之外建設新的京城行政中心。
姜衛華說:“二環三環的可能二三萬,皇城附近的可能就要五六萬了。價格可能貴一倍哦。”
潘大章說:“先去皇城根附近那些衚衕看看吧。”
他讓姜衛華坐他車去。
溫小芹主動坐到後座,讓他坐了副駕駛座。
潘大章對京城的路也是不怎麼熟悉。
關鍵時刻還要靠姜衛華指路。
“姜哥不是倒兒爺麼?怎麼跟剛才那夏老頭做起瓷器生意來了?”
“這個夏老頭是京城最早玩古玩生意的商家,解放前他就在銅鑼巷衚衕開了一間古玩字畫鋪子。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從宮中傳出來的古玩字畫不計其數。加上他有手段籠絡宮內當差的大監宮女,所以他收購了數以萬計的古玩字畫,短時間內積攢了無數財富。成為京城內數一數二的大商人,只是可惜,他的古玩鋪子後來遭了場火災,所有東西被毀於一旦。解放那年,因為他一貧如洗,所以被評為貧農。人們都說他因禍得福是老天照顧了他。
這老小子頭腦比較清醒以前他就在街道做些打雜的工,一家人過著赤貧的生活。以前剩下來的一些古玩字畫瓷器,保藏起來。別人追問他以前手上收藏古玩字畫,他都說全部被火燒燬了。
這些年看政策鬆動了,他就開始活躍了。他開的那些瓷器店,你別看小小的,但是他賺的利潤何止成千上萬。”
姜衛華聊起夏侯晉來,滔滔不絕,興致勃勃。
“姜哥,你不幹自己的本行轉而去跟夏老頭玩古玩,難道也是想去做古玩生意?”潘大章好奇問。
這個年代,古玩字畫古董古幣,在京城這塊地方,挖掘潛力不少。
說不定幾年後在京城這裡讀書,自己可以憑此掘取可觀的財富。
“年輕人眼光不錯,我就是社會上一閒散人,又沒有單位編制,只要能夠賺錢養家餬口,又不違法,幹什麼都行。不瞞你說,幹這一樣,必須有專業的知識,有一雙慧眼,不然被人坑得傾家蕩產都有可能。”
姜衛華年輕時也曾去鄉下生活過,在川省山區待過幾年時間。
後來許多人想辦法回城的時候,高考也開始啟動。
平時愛讀書愛學習的有志青年,都報名參加高考。
經過高考返城,即名正言順,大學畢業又能謀一份令人羨慕的好職業。
可是對於平時不愛學習,早已把課本知識忘得一乾二淨的知青來說,透過考試改變命運的路被早早堵死了。
但是頭腦靈活的姜衛華,在鄉下生活的歲月裡,他的日子也是過得相當滋潤的。
別人日子過得悽苦,一貧如洗,他卻能夠小有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