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白笑道:“人家小潘還是一箇中學生,老程你別把人帶壞了。”

程度:“小潘是寫小說的,你看他在《陌生城市》中描寫的心裡狀況,那方面看得出是少年心態,其中的心態刻畫,比中年人還成熟。小潘,你說是不是?”

“呵呵,我這叫少年老成。小說是一回事,現實中又是另一回事。我現在還是一名中學生,男女之間的事確實不是很懂。”

其實他內心是很不服氣的。

說誰嫩,說誰不懂呢?

有了前世五十多年的經歷,什麼事沒經過。

再說今世也跟溫小芹有了肌膚之親。

前世跟戴曉瑩就是在順康廠相識的。

星期天潘大章去新華書店買書,意外碰見同廠絲印車間的戴曉瑩和她的老鄉也在。

潘大章當時是在機房當配色工,是在二樓。

二樓是啤機房,三樓是絲印房。

塑膠廠專業生產錶帶錶殼,以及一些電機殼產品。

二樓啤出的產品然後送到三樓印上各種精美的圖案。

由於都是同一棟樓,每天上下班都可以碰面。

因為潘大章是在調色房,靠近外面位置,在那裡可以看見三樓絲印房的每一個女工進出。

不知何時,他發現三樓有一個絲印女工,好象在對他暗中觀察。

雖然沒說過話,但是兩人又彷彿相識了很久。

新華書店買書相遇,成了他們相識的第一步。

“喂,你們也來買書麼?”

平時很靦腆的潘大章鼓起語氣跟戴曉瑩打招呼。

“是呀,你買的是什麼書?”

其實戴曉瑩看見他也是心鹿亂撞,她也想跟他說話,但是又怕他不理自己傷了自尊。

現在見他主動跟自己說話,內心也是一陣狂喜。

出了書店後,戴曉瑩還邀請他一起去逛街,買豆奶喝,去市場買了一些小吃。

當天晚上還相約去吃宵夜。

開始的時候,她每次還帶著小老鄉,時間久了就變成了兩人單獨約會。

順康廠附近的草地、樹蔭下,以及對面荒山野嶺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某個深夜,兩人相擁在順康廠後面草地上,看星星,沐浴月光……

以後的日子裡就彼此再也離不開對方了。

林安白把車開到江南娛樂城樓下停車場。

旁邊玻璃工藝廠還在燈火輝煌,廠門口一輛三輪車正在裝車。

將噴砂好的四米長二米多寬的十二厘厚大玻璃,抬到三輪車的貨架上。

貨架是木料釘成的,呈三角型,一邊擺一塊就平衡了。

潘大章看見一個三十出頭,個子矮小,嘻嘻哈哈正在幹著活的,就是甫錢鎮人邱國慶。

他在這間廠開廠第一天,就進去做了一名雜工,負責送貨任務。

潘大章當年去工藝廠找殷源,邱國慶也在。

據他說殷源進廠當美工時,老邱還跟廠長說了好話。

當時老邱一條胳膊上一條很長的傷疤,他告訴潘大章是因為工藝廠開廠的時候,他踩三輪車去送兩塊大玻璃。

因為工藝廠出來到娛樂城那個路口有一段斜坡路。

當時,他鑽進裡面踩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