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上三樓吃飯,十幾分鍾後,溫小芹走上來問他:“那些同學都想借錢,你不怕他們借了不還呀?”

“他們現在想借200塊,說是先去收國庫券。”

“那就借給他們吧,18個人也才3600塊。他們雖然很窮,但是窮人其實更不會欠錢的。就算是有人借錢不還,也不用跟他們計較?雖然什麼樣的人都有, 但是我還是寧願相信他們的人品。”

吃完飯,他跟溫小芹一起拿錢下去。

所有人都對他特別感激。

“我們一定會把錢還給你的。”

“又替我們繳學費,又借錢教我們做生意賺錢,你真的是我們的恩人。”

潘大章對他們說:“去收國庫券最好不要扎堆去,每個人各自去找個點,固定時間在那裡等。”

“還有或者去職工宿舍區,但是一定要吆喝,不然沒人知道你是做什麼的。”

“去收國庫券, 碰上有人有銀元、銅錢,古董,或者舊傢俱之類都可以收,沒有把握可以來叫我去。”

他每人借了200元。

匆忙趕去學校。

下午最後一節課又是體育課,潘大章跟體育老師請了假,去到縣委辦公室。

他找到柳夢秋,跟她說了組織文學愛好者,甚至創立一本文藝刊物的事情。

柳夢秋眼前一亮:“小潘,你這個主意很好,我們縣有印刷廠,完全可以印刷刊物,這事我可以向領導申報。”

林正雁也走了過來,聽了潘大章建議後,也說:“這個主意好,可以活躍俞督縣的文化氣氛,提升我們縣的影響。只是刊物出來後, 怎樣把它推出去,讓人看呢?”

刊物印刷出來後, 要有人閱讀欣賞才行。

潘大章想了想說:“只要領導支援,這事就不成問題。每個鄉,每個單位都可以硬性要上幾十本,一期印刷幾千本上萬本都可以分配下去。現在可以當作內部刊物發行,若是以後有特色了,可以向上級文化部門申請正規刊物發行。”

柳夢秋兩人都認為這主意行得通。

“我馬上給領導寫份報告,這事若是能夠辦成的話, 我們縣也算是岡州下屬十八個縣,文化創新走在最前面的縣, 領導面子上也是有光的。”

林正雁也頻頻點頭:“這事可以幹,就請小潘任主編,每期做最後的定稿。”

潘大章說:“我做主編可以, 責任編輯就只有請你林副部長擔任了。政策方面有柳部長負責?”

當然還可以找一二個擔任編輯的人。

潘大章走後,柳夢秋直接找到縣老大的辦公室,跟他彙報了辦一本季刊的想法。

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我們縣有潘大章那樣的文學名人, 完全具備了辦一本文學期刊的條件。先去上級文化部門申請內部刊物期號,這個應該不難透過。單單小潘在大刊物上發表的詩歌和小說,都可以出上幾期了。以後每期都可以放上他的作品,他是我們縣的標杆人物,一定要動員他加入進來。”

柳夢秋只好跟他實話實說:“這個主意就是小潘出的,他同意擔任主編一職。”

“那太好了,這事你著手去組織。寫個申請,看需要多少資金,報上來。”

主編和責編都有了,當然編緝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學水準的人才行。

當天晚上開始補一節課,潘大章去補數學,溫小芹參加了化學競賽組,所以也要去上化學課。

第二天就有幾個貧困生同學找到他,高興地說收購到了國庫券。

有幾個還收到了一百多元國庫券。

潘大章讓溫小芹按八折給他們兌換了。

一天賺了幾十塊錢,個個臉上都放光。

一班的吳翠雲除了收了五十塊國庫券,賺了十幾塊錢外,還跟他諮詢賣電子錶和絲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