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把取來的古幣遞給古憶安鑑別。

十二枚袁大頭,十二枚光緒元寶。

“你這個年輕人,真的了不起哦。十二枚全都是光緒元寶,十二枚袁大頭竟然沒有一枚是普通版的,都是齒邊簽字版和民國開國紀念幣。”

他經過鑑定後,按照約定的價格,付了潘大章八千四百元。

鄒叔榮此時看得眼睛都直了。

難怪這小子買茅臺酒一次都可以買三瓶。

他知道現在有人收銀幣,收購價最早的時候才一塊錢,後來水漲船高,今年有人出價十塊錢收一枚了。

銀幣也不會超過二十元一枚。

以前不知道竟有港商過來高價收銀幣。

十塊二十塊的成本,售賣出去利潤就是幾十倍。

這錢來得太容易了。

現在也給他發現了這條生財的捷徑,鄒叔榮興奮地兩眼放光。

“大章,這些古幣是祖傳的,還是你收購來的?”他試探著問。

“我祖上三代都是赤貧農,怎樣可能有這種錢幣傳下來。都是我收購來的。”

古憶安:“年輕人真不錯,還有這個意識。我留個地址和電話給你,以後有這些東西,儘管聯絡我,你有再多貨,我都可以收。”

“好的。”潘大章收了他紙條。

他又對鄒叔榮說:“舅舅,那你們聊,我就回去了。”

他也跟古憶安兩人告別。

“你身上帶這麼多錢,安全麼?要麼我等下送你過去?”鄒叔榮關心地問。

現在的社會治安還是有許多不穩定的因素。

古憶安:“鄒兄弟,我們也告辭了,說好了明晚八點,我帶足現金,你備好貨,按剛才的價格,我們再交易。”

“行,明晚我在家等你。”

古憶安表侄問潘大章:“你住在什麼地方,順路的話,坐我們吉普車過去。”

原來停在外面的那輛吉普車是他們的。

“我住在老農貿市場那裡。”

有沒有人送,有沒有車,他都認為沒有問題。

憑他現在的實力,三五個猛漢都不能拿他怎樣。

“正好順路,我們要路過老農貿市場,坐我車過去吧。”

年青人開車,潘大章跟古憶安坐在後座。

“小潘應該是還在讀書吧?”

“讀高一,在俞督中學。”

“俞督中學不錯,它是俞督縣最好的中學,聽說升學率還很高的。”

潘大章對面前這個中年人也很感興趣。

“古老闆除做古幣生意外,還做名貴木材生意麼?”

他即然來往於香港、澳門做生意,自然眼界開闊,瞭解別人無法掌握的資訊。

“小潘,還做名貴木材生意?”

“知道一些皮毛,古老闆有沒有熟悉的朋友是做這一行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