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這裡還有一付豬小腸,一點豬肺,索性你也帶回去吧,不收你錢。”

黎庚群又把兩樣豬下水塞給潘大章。

“不用了,黎叔,這些豬肉都夠吃了。”

再說這些豬下水你拿回去自家吃不好嗎?

幹嘛要送給我。

“拿去吧,我家已經有了。反正這些東西賣也不值錢。”

豬肉佬此時聽了不樂意了。

本來他去幫村民家殺豬,每次順手牽羊都要拿一些豬下水回家。

現在見僅有的兩樣東西都給黎庚群送人了,心裡不禁有些不爽。

潘大章本來並沒想要他這些東西,現在見豬肉佬神情,也知道他內心不爽。

於是對黎庚群說:“黎叔,這些豬小腸要洗得很乾淨,跟酸菜炒才好吃,我家很少搞這個菜,我怕他們搞得不好吃。還是你自己留著吧。”

二樓辦公室的孫燕聽見潘大章說話的聲音,探頭出來,叫他上去拿宅基證。

有了這個證,建房就合理合法了。

謝金華人模狗樣地佔有了一個辦公桌。

潘六月笑呵呵地對潘大章說:“大章,你小子發財的速度也太快了吧?現在十月十八很快到了,要不你捐錢贊助放幾天電影吧?”

每年十月十八是月舟村神明鴻旗公生日,每家每戶都有親戚朋友上門,比過春節都熱鬧。

有專門的主事頭人邀請本地有名的採茶戲,蚊帳戲木偶戲),唱古文,包括播放電影等文藝節目。

期間還會組織抬神像遊村,敲鑼打鼓,熱鬧喧天。

整個小村有一個星期時間,都洋溢在喜慶的歡樂中。

所有費用都是由全村村民湊錢解決。

按男丁計算。

每個男丁出多少錢。

女性是不用出錢的,這是千百年留下來的傳統。

當然每年都有家境較好,生活比較富裕,月舟村比較有錢的人,主動捐款比其他村民多得多的數目。

或者捐多少天放電影的錢,或者捐幾天唱採茶戲的錢。

誰捐了多少錢,都會用紅榜公佈在寺廟的門口。

祭拜神明的人都可以看得見。

潘大章現在開始建鋼筋水泥房了,在村裡算是排名第一了,若是在這樣公共節日的時刻,不捐點錢,是會被全村居民所指責的。

潘六月怕他年輕,不懂這些,所以善意地提醒他。

“伯伯,今年誰是主事的頭人?”他問。

“每一年都是各族族長主事的,我們潘屋,你去找晨光公就行。”

月舟村有三大姓,潘、黎、孫,當然還有幾個小姓。

三個大姓因為人口比例差不多大,所以每年都是由三大姓的相當於族長的老者商量如何舉辦十月十八的祭神活動。

同時三姓人也在暗中較勁,哪一姓人誰捐的款項多,村裡捐款最多的又是哪一姓的人。

潘六月是村支書,但他不能用強逼的手段去催促族人去捐錢。

大家的經濟狀況都不是很好,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誰都沒有多餘的錢拿來打腫臉充胖子。

“行,我去找晨光公。”潘大章起身就要離開。

“不用你找我,我來找你了,我們潘家最有能耐的後生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