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花錢請人種田(第2/3頁)
章節報錯
社會有腦力勞動者,也有體力勞動者,他自認是腦力勞動者。
“你幹什麼可以幾天時間就可以賺到四五十元。”
他把今天拿一根廢舊木料去算盤廠加工成四個手串,賣了七十多塊錢一事告訴了她。
賣那枚玉板指的事沒有跟她說。
“大章,你真的了不起。以後,我有空就出來幫你幹活,好不好?”
“可以考慮,每天付你二元報酬。”潘大章爽快答應。
你在這邊賺二元一天,然後讓你拿一塊錢去請個壯勞力幫你收割稻穀,你願意麼?
這麼淺顯的道理恐怕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兩兄弟去縣城一天時間,溫小芹幫助鄒秀花在收購部,收了十幾斤鴨毛,十幾斤橘子皮,二十多斤舊書籍。
幫他賺了十幾塊錢。
他拿出二塊錢塞給他:“這是你今天幫我收廢品的報酬。不要客氣哦,這是你該得的。”
“潘大章,你沒有搞錯吧,今天收那些貨總共也才花了七八塊錢。你再給二塊錢,豈不虧本了。而且我只是幫阿姨忙的。”
收廢品的利潤有這麼高麼?
“假如我告訴你,收廢品的利潤賺一倍都不止,你信不信?”
他把各種廢舊的收購價和出售價都告訴了她。
“聽你這樣說,還真的不錯哦。”
這個年代稍微有點經商意識的人,都將成為第一批走向富裕的人。
“我覺得吧,這活特別適合你爸媽去幹。他本來做事就不方便,做農田的話,勞動強度大,肯定難適應。象這種收廢品的工,可以自己調節,沒有那麼辛苦。況且掙錢也不小,肯定比種那幾畝稻穀賺的錢多。”
他板指跟她算了一番種稻谷,一畝地除去農藥化肥開支,打來的糧食才值多少錢。
只有可憐的一點小錢。
“可是不種田的話,公糧怎麼交?”
每年兩季糧食收割後,按照人丁都要上繳一定的公糧和餘糧。
公糧是免費的,餘糧有微小的一點錢,往往糧站還打白條。
還要繳農業稅,還有什麼“三提留”,“五統籌”什麼的。
農民幾十年貧窮的根子就在這裡。
可是所有這些只要有錢去罰,也都是可以解決的。
前世九十年代,農村很多年輕人,乾脆把家裡田地荒廢掉,每年寄幾百元回去罰各種種田的開支。
工人幹幾十年,退休了每月有退休工資領。
可是農民繳幾十年的農業稅,到老了,並沒有一分錢的補貼。